大明皇帝朱元璋_第十一章 數風流人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漢文帝,景帝,上承三代之亂,初創文景之治。為漢武帝的雄圖霸業打下根本,也是一代明君。”

朱重八撓撓頭:“那我就說說,費事徒弟斧正。”

世人目瞪口呆,張三豐閉目品讀。

淩晨,草廬。

“徒弟,我們受教了。”朱重八,徐達世人朝張三豐跪下重重磕了一個頭。

“唐繼隋而立,國力強大冠絕史乘。”

“劉邦。雖起於販子,但為人豪放仁義。有識人之能,用人不疑。讓蕭何,張良,韓信等人各儘其能,為其經心極力運營交戰。掌控時勢,該讓步毫不逞匹夫之勇,該篡奪時又不會婦人之仁。楚漢爭霸得勝,實至名歸。但前期聽信讒言,搏鬥功臣。且不長於管理國度,導致後宮乾權,遺禍後代。隻能說是時勢造豪傑,不能說是豪傑造時勢。漢高祖劉邦,是位明君,但難稱雄主。”

“春秋戰國,群雄爭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可獨領期間風騷。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格式稍落一乘,但也為當世英傑。而後,戰國七雄合縱連橫,豪傑並起。直到戰國前期,秦王嬴政滅六國,同一天下。”

“顓頊、帝嚳、堯、舜、大禹五帝初創民智,在上古期間保護我炎黃血脈,也為不世的功勞。”

“而後幾百年內,氣運被耗損一空的中原大地再也冇出過一名像樣的明君雄主。”

“商之帝辛,順從東夷,遠征徐夷。生長農桑,強大國力。但前期沉迷於吃苦,終究導致滅國。先人把他稱為紂王,不為過。”

“周滅商而起,分封諸侯。周文王,武王滅商立周可稱一世雄主,但後繼無人。”

“漢武帝劉徹,設置中朝,在處所設置刺史,初創察舉製提拔人才。采取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處理王國權勢,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心。文明上采取了董仲舒的建議,“免除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麵。漢武帝期間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根基範圍,初創了漢武亂世的局麵,另有斥地絲路、建立年號、公佈太初曆、興太學等行動亦影響深遠。但前期窮兵黷武,又形成了巫蠱之禍。本是一代明君雄主,但亦有瑕疵。”

“直至隋文帝楊堅,代周建隋滅陳,結束南北分裂局麵,再次同一中原大地。創三省六部製,生長文明經濟,使得中國成為亂世之國。但為人好猜忌苛察,輕易聽信讒言,暮年搏鬥功臣。傳位於隋煬帝楊廣完整就義了隋朝,隻能是雄主明君皆具一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