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將軍,你有何事?”
這時賴永國帶著一名墨客倉促趕來,他見兵士們都在搬運桌椅,不由迷惑地問道:“大人,你這是?”
“回稟大人,小人年幼時曾和父親一起被倭寇綁架,在日本國九州呆了近十年,在那邊學會了日本國的說話,厥後有一艘大明私運船來到日本,我們父子二人幸運從倭寇手中逃出,展轉回到了故鄉蓬萊縣,小人五年前考中了秀才。”
李維正拱拱手,走進了東院,東院彷彿是專給客人居住,略微像點模樣,有一彎半月形的水池,另有一座假山,可就是如許,李維正還是發明水池裡養的不是撫玩魚,而是草魚,假山上搭著一根葫蘆架,兩隻葫蘆還隨風搖擺,李維正和兩個親兵都驚奇之極,這那裡是知府大人的宅子,清楚就是農家小院。
“那三十一名高美人我這裡冇法收留,遵循朝廷規定外夷散民須交鴻臚寺措置,我已開了路引,派人送他們進京了。”
他們見明軍的最高統領出去,趕緊跪倒在地,李維正坐下,指著他倆對周明道:“你問他們,他們是倭寇還是淺顯的海盜,為甚麼會呈現在山東海疆?”
“大哥,實在知府夫人給了我滿滿一壺燈油,可我見她身上的衣服都綴著補丁,也就不美意義多倒燈油了。”
李維正見他約三十歲出頭,皮膚烏黑,便微微點頭問道:“傳聞你精通日本國語,你是如何學會的?”
周明用諳練的日語問二人,兩名日本人不敢坦白,皆一五一十地說了,周明又對李維正道:“大人,他們說他們既不是倭寇也不是海盜,他們是日本北九州大內家屬的仆人,因大內家屬內部產生紛爭,他們便隨大內家的次子大內英義率三千人分開北九州,乘船過海占有了高麗的耽羅島,並在半個月前擊敗島上的高麗軍隊,此次是他們一支小隊受命劫奪海上的高麗船隻,在追擊此中一條船時,恰好碰到了大明海軍。”
李維正急命兵士去取高麗四周輿圖,待兵士出去,他又對周明道:“你再問他們,大內家出了甚麼狼籍?”
“大哥,是你嗎?”門口傳來了倩倩的聲音。
墨客冇想到堂堂的威海衛批示使竟然這般年青,貳心中驚奇,從速上前躬身見禮道:“鄙人周明,拜見批示使大人。”
“好!你隨我來。”李維正帶著這個叫周明的秀纔來到中間一間防備森嚴的小屋裡,屋子裡是兩名被抓獲的倭寇,他們都是典範的日本遊勇裝束,穿戴白衫燈籠黑褲,頭髮後梳,在腦後紮了個鬏,暴露光禿禿的前額,二人是落海求救後被明軍撈起,已經冇有了他殺或抵當認識,在屋子裡也冇有被捆綁,隻是呆呆地坐在凳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