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趙銘道的話,洪天擢等都是眉頭緊皺,想來也是局勢所迫,打是打不過,放又怕被抨擊,就算手裡有史女人這類籌馬,也冇有妥當之策。
洪天擢點點頭:“趙素兩次打擊洋船得勝,洋夷放肆,但我王師已擒夷酋史氏,趙先生,你且去讓那史女人給洋船去信一封,若能壓服洋夷儘數投降,本官可免洋夷極刑,你也是大功一件。但有一點,洋夷必須立即分開,永不回還!”
“那裡給你使眼色啦?”趙銘道笑嗬嗬迴應。
趙銘道說:“上中下三策,這最差的下策,也是能讓洋船不能轉動,待食水耗儘而降。中策,迫敵速降,你我於洪大人麵前受賞.........。”
曹君輔問:“快些說說,甚麼對策?”
“上策嘛,你我兄弟速破洋船,分洋船之利得上官之賞,一邊發財一邊升官!”趙銘道信心滿滿的說。
“如此所說,洋夷是有背工的了?”陳梓君問。
趙銘道連稱不敢,待洪天擢髮話後,才說:“我們打不上洋船,洋夷也不敢下來,隻要在大潮時與敵接陣,讓其冇法操船,便可持續遲延,待洋船上食水耗儘,洋夷也就不攻自破了。”
“如趙先生所說,當如何行事纔可破洋夷?”陳梓君問。
“小人趙銘道,恭候大人叮嚀。”趙銘道表示的非常恭敬。
洪天擢也是這個意義:“趙先生,你且先說說你的事理。”
洪天擢與諸文官相互看看,對曹君輔說:“曹千戶血氣搶先,不愧是我大明武人的榜樣,好,監控洋船之事就交由你了。趙先生熟知洋夷情弊,便在你麾下效力,你二人定要通力合作,破洋船之日,便是本官恩賞你二人之時!”
洪天擢的聲音在帳篷裡迴盪,兩廂文武麵麵相覷,儘皆應是,趙銘道心想,雖說洪天擢並無多少豐功偉績,但到底剿賊多年,將兵用人還是有才氣的。
趙銘道未曾想兩次得勝,洪天擢竟然有了害怕之心,又走上了勸降的門路,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嘗試號上的財賄他也心動,想要分一杯羹呀。而經曆了兩場戰役,史女人又已經淪為階下囚,洪天擢肯放一馬,那他們必定情願,可如此操縱,本身可就徒勞無功了。
趙銘道點點頭:“諸位大人不曉得,洋夷來自數萬裡以外,大海何其廣寬,所經又是蠻夷之地,那裡有甚麼船廠用來修船呢,以是洋夷常常在蠻夷之地操船坐灘,讓海員修補船隻。既然能坐灘,也就能下水,隻不過這一次是風暴所驅,力道冇法把握,是以洋夷隻能等半月一次的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