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本日就出發回京,出兵之事,就交到我們兄弟手裡,蘇總兵放心在寧夏城等動靜便可。”楊來禎說道。
“起首,就是這個位置。”蘇昊用手指了指輿圖,說道:“這裡叫巴彥烏拉山,山脈中富集金銀鉛鋅等各種礦物,另有煤礦和能夠用作肥料的磷礦,可謂一座寶山。”
“甚麼買賣?”董、楊二人豎起了耳朵,對於蘇昊先容的買賣,他們向來都是非常熱中的。
“甚麼意義?”楊來禎問道。
董、楊二位是蘇昊初進都城的時候就結識的販子。他們之間算是不打不瞭解,在蘇昊把他們清算了一番以後,兩邊握手言和,不但冇有結下仇怨,反而成了買賣上的盟友。在寺人李龍的拉攏下,蘇昊、李龍加上董、楊二位結合在北直隸開了幾個大煤礦和大鐵礦,掙了很多錢。蘇昊在京郊建的工廠,也有董、楊二位的股分,在產品發賣方麵,董、楊二位的門路是蘇昊望塵莫及的。
“如何,你們不感興趣?”蘇昊明知故問。
“李總兵目睹了蘇總兵大破寧夏城的盛況,對於我們的火器愛不釋手。我和亭也找到李總兵門上,說能夠供應一模一樣的火器,李總兵當即就表示要40門火炮,1000支燧發槍,另有槍彈、炮彈多少,林林總總,算下來十幾萬兩的額度呢。”楊來禎向蘇昊解釋道。
“那你們擔憂甚麼?”蘇昊問道。
“這個李總兵,可真是有錢人啊。”蘇昊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