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及來,明朝的宦海還真是挺自在的,誰感覺乾活累了,就跟朝廷告個假,說本身有病啊,或者家裡有甚麼大姑大姨有病啊,然後便能夠歇了,這叫作“乞假歸裡”。至於假期多長,那美滿是本身說了算的,想呆到甚麼時候就呆到甚麼時候。偶然候天子急眼了,派人跑到官員故鄉去催人上班,人家回封信,說又有甚麼事,臨時不能歸去,一來二去,又能拖上一年半載。
“聖上不必憂愁,說不定蘇昊能夠不負聖上的厚望,拿出成績來,給這些人一個清脆的耳光呢。”王錫爵勸道。
“好。”萬曆點點頭,“對了,王先生,如果朕給蘇昊一個欽差的名份,你感覺如何?”
“但是……”王錫爵公然冇有讓萬曆絕望,他說道,“汝寧之事,千頭萬緒,牽涉到的乾係浩繁。以一六品官員前去巡查,隻怕是不能服眾啊。”
“依王先生之見,當如何做呢?”萬曆笑眯眯地問道。
蘇昊是萬曆18年的初冬時節到淮安府來的,分開的時候是萬曆19年的初春,滿打滿算也就是半年多的時候。但在這半年多時候裡,他先是剿除了殘虐淮安的山賊和倭寇,然後替泛博失地農夫討還了被豪強地主侵犯的地盤,最後則是查處了河道上的惡吏,替數以萬計的河工討回了被欺詐走的人為。除此以外,淮安府操縱清丈中罰冇的豪強地盤,安設了幾千戶流民,這個功績天然也有蘇昊的一份。
薑地宣完旨以後,並冇有返回都城,而是留在了勘輿營中。勘輿營現在已經是營虎帳,還是理是需求設置監軍寺人的,薑地就是內廷派出的監軍寺人。不過,薑地也向蘇昊說過了,他的主子李龍交代過他,勘輿營的統統事件都由蘇昊說了算,他這個監軍隻是安排罷了。當然,如果蘇昊想率軍謀反,薑地必定不會疏忽的,這就是監軍的感化了。
說到這個程度,世人都冇有甚麼貳言了。萬曆和王錫爵固然感覺蘇昊的官銜還是有點低,但在如許的環境下,他們再儘力圖奪也冇用,冇準反而給蘇昊拉來更多的仇恨。至於其他的朝臣們,大師想得更多的是蘇昊到汝寧府去會栽多大的跟頭,現在給他一個侍讀學士的頭銜,等他栽完跟頭以後再給他摘掉,豈不更是大快民氣的事情?
“嗯,你說下去。”萬曆說道,他當然曉得王錫爵這番話僅僅是一個鋪墊罷了,更首要的是前麵的“但是”。
“如何擢升?”鄔伯行急眼了,他保舉蘇昊去汝寧府,本來是想給蘇昊找點費事的,讓王錫爵三繞兩繞,這事竟然成了給蘇昊升官的由頭了,這豈能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