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拜帖一投,拜訪的事情就算是定下來了。
第二天升完早堂,差未幾離辰時另有一刻鐘,張斌便調集一幫衙役,舉著“寂靜”、“躲避”的牌子,坐著官轎,趕往湯府。
張斌聞言,慎重的將本身的設法詳細說了一遍,然後便滿臉等候的看著湯顯。
湯顯自傲的道:“這個縣令大人能夠放心,溫州府的大商販小人還是熟諳幾個的,隻要讓四周州縣的人都曉得土豆和紅薯又便宜又好吃,讓他們去銷應當不是題目。”
這銀子是到手了,詳細如何用呢?
此時,湯府已經敞開大門,兩邊整整齊齊站著兩排仆人,湯顯也親身站在門口,對著縣衙方向,做翹首瞻仰狀。
湯顯暗自皺了下眉頭,他覺得這縣令大人是來感激他帶頭捐款的呢,搞半天另有事相求啊!
湯顯雙手接過,連番伸謝,隨後交給下人,請張斌坐下來,然後叮嚀下人上茶,這一套拜訪的禮節纔算是完成了。
湯顯聞言,淺笑道:“這就好辦了,既然代價這麼高,縣令大人又能包管畝產兩千斤,那麼直接賣生的差未幾就能處理老百姓的溫飽了,縣令大人還不如將統統銀子拿去進種子,能進多少進多少,儘量給每個農戶都配上一畝地的種子,一畝地兩千斤,十兩銀子,差未幾了。”
然後,還得籌辦禮品,這禮品倒不消太貴重,按古禮,送隻雞就行了,夏季送活的,其他時候則送熏乾的。
湯顯暗自鬆了一口氣,這事倒冇甚麼,不過,縣令大人這設法貌似有點不當啊。
湯顯趕緊謙善道:“指教不敢當,小人都膽問一句,現在這土豆代價多少,紅薯代價又是多少。”
兩人相互謙讓了一陣,湯顯終究做出了個請的姿式,請張斌入府。
張斌構造的捐獻活動很勝利,有三大鄉紳帶頭,又有他這個縣令大人監督,統統鄉紳在幾天以內便把認捐的銀兩送到了縣衙,總計四千八百兩整。
這環境倒是真不錯,張斌不由一通誇獎,湯顯則是謙遜不已,兩人客氣了一起,走了約莫一盞茶時候,終究來到了湯府後院大堂。
張斌坦誠道:“因為蒔植不得法,福建那邊土豆和紅薯的產量實在並不高,每畝也就五百斤擺佈,隻比稻米產量高上一點點,以是,這代價也隻比稻米便宜一點,大抵就是五文擺佈一斤。”
起首,必須得投拜帖,奉告人家詳細甚麼時候去,讓人家有個籌辦,或者說人家不想你去的話,直接就會在回執中奉告你,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