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禎第一權臣_第二卷 第四十六章 嘴炮誤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尋死呢,這是,張斌無法的點頭道:“本官隻是個從五品的員外郎,還是個閒職,上奏摺有甚麼用?”

徐孚遠激憤道:“這另有冇有國法了?”

徐孚遠想了想,指了指天上,畏敬的道:“那如果皇上......。”

這是大實話,光內閣首輔魏忠賢就一口氣乾下去三個,他一個從五品的員外郎在閹黨眼裡屁都不是!

張斌拉攏他們實在也是在幫他們,要曉得,他們插手複社以後,受黨爭連累,宦途盤曲不已,因為受溫體仁的打壓,夏允彝、陳子龍直到崇禎十年才金榜落款,徐孚遠更是終明一朝都冇考長進士。

張斌裝出睿智的模樣,望著遠方,緩緩的道:“放心,大明完不了,閹黨隻能橫行一時罷了,王振、劉瑾、汪直之流不都曾隻手遮天,總有忠臣賢士出來清算他們的。”

張斌點頭道:“他們那不叫手掌大權,心慈手軟,跟誰都講仁義品德,朝中浙黨、楚黨、齊黨等等,多少人跟他們唱對台戲,黨爭不竭,誤國誤民,我說的掌權,是要建立一套端方,一套統統人都得順從的端方。”

徐孚遠、夏允彝、陳子龍都是前麵馳名的複社骨乾,張斌天然不想他們再投入複社麾下,因為複社根基上就會諷議朝政、批評官吏,嘴炮打的山響,實際上卻甚麼實事冇乾,讓他們插手複社,的確華侈人才。

張斌攤手道:“魏公私有甚麼不敢的?”

這話的確冇錯,但是,徐孚遠他們一時半會卻轉不過彎來,因為他們的偶像就是東林啊!

看模樣《石灰吟》他們還是冇看懂啊,當然,關於皇上的話題是不能會商的,他隻能富含深意的道:“真正的明君,如何會不講端方呢。”

這幫人,熱血倒是有一腔,就是思惟太機器了,張斌解釋道:“本官的意義很簡樸,東林那一套行不通,光憑嘴巴是冇用的,講事理也要看人,跟君子君子又或是淺顯人能夠講事理,跟奸妄小人,乃至是販子惡棍講事理有效嗎?你跟建奴去講事理他們會拱手投降嗎?”

他們聽張斌這麼一說,臉上均高傲的神采,徐孚遠更是非常得意的拱手道:“門生決定仿東林之風,調集知己老友,建立學社,規戒弊端,弘揚正氣,討伐閹黨,援助東林。”

張斌連連點頭道:“現在哪另有甚麼楚黨,楚黨大部分人已經插手了閹黨,現在這場鬥爭已經演變成閹黨與非閹黨之間的鬥爭,熊廷弼不見機,不肯意插手閹黨,魏公公天然不會放過他。再加上東林黨中有很多報酬他說過好話,恰好能夠連累出去。遼東之失,多大的任務啊,往他們身上一栽,誰背的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