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輩分我最大,我的嶽父朱重八_第199章 失之東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不過他也冇放棄要下西洋,畢竟皇室也得掙錢啊,地主家也冇餘糧,就讓鄭和想體例在江南自行籌措。

楊士奇便提點他,把本年各項要開支的款項都列出來上奏天子,比如河南賑災安設流民、遼東修邊牆築城防備兀良哈,這些都是事關國度安危的大事,一件件一樁樁十足列個明顯白白,諒天子也挑不出錯來。

“想想,想想體例,你一貫有急智的啊,姑爺爺。”朱瞻基笑得很賊。

崔宏嘲笑道:“老奴曆經三朝,凹凸另有幾分餘威,司禮監那幫小子犯下了大錯,就來找老奴叩首了。這不,我就來找您了麼?”

“當斷不竭反受其亂,”趙輝又再次誇大。

趙輝站起家,望著遠處的天空:“皇上即位以來,一向對永樂帝的功勞心存敬佩。文天子曾多次派寺人下西洋,揚我大明國威。現在,若能重啟下西洋之策,不但能彰顯皇上的雄才大略,還能為內府庫帶來龐大的好處。到當時,皇上龍顏大悅,他還會在乎寺人們曾經犯下的錯誤?”

“皇上,臣也冇有仙法啊,臣去了南京,也一樣抓瞎,變不出來這幾十萬兩的造船錢。”趙輝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朱瞻基一拍桌子,“好!朕就命你提督下西洋官商及寶船造修事,再加上你提督南京京營的頭銜一向冇撤,如此一來,自鄭和以下,數萬海軍官兵、船廠十萬工匠民夫,十足聽你的調遣。”

崔宏有些躊躇:“但是,下西洋破鈔龐大,朝中文官們一貫反對,恐怕......”

本來是龐時遠將罪證給上奏了,這下朝野都跟炸鍋似的。

下西洋需求的一應寶船、東西,均由戶部出資製作,自上一次下西洋,遠洋海軍距今已數年冇有出過南海,最遠也隻到交趾省,很多寶船都要大修乃至重修,大略估計最起碼要二十萬兩銀子。

一時群情激憤,一個個上書天子,要求撤回各地的寺人,嚴查寺人貪腐舞弊事。

“哎……這事可跟我冇乾係啊”。平心而論,趙輝名下商號的貨船顛末臨清,可都是免稅或是交一點意義一下的。

趙輝嘲笑一聲:“正因文官們反對,此事才更值得做。皇上早就對文官們的保守不滿,陛下有乃祖之雄風,定不會讓你們寺人被文官完整打倒打倒。臨清鈔關一案,你們寺人必定是要退一步的,以是,你們要出動往前邁一步,明白嗎?”

大寺人崔宏站在一旁,神采焦心。

內閣首輔楊士奇與戶部尚書胡濙在此密談。楊士奇沉聲道:“寺人們發起重開下西洋,不過是想藉此機遇重新掌控海貿之權。但現在海禁已開,本地百姓仰賴海貿為生者百萬不足。寺人下西洋,又要剝削販子,又要從百姓口中奪食。潔庵(胡濙號)呐,你可要頂住壓力呀,萬不能給寺人們機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