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輩分我最大,我的嶽父朱重八_第195章 收稅博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好嘛,本來這小子也是個憤青。

按說這類經濟方麵的集會普通不叫武官來插手,趙輝也一向在猜朱瞻基這回乾嗎帶上他和張輔。

他是武臣,要考慮軍糧的穩定,這麼說倒也冇啥題目。

不過孫潤對寺人主導稅收也非常不滿,在文中直接道:“可由戶部遣官辦理鈔關事件,不成由中官提督。政出多門,多造貪弊爾。先宋之冗官猶在麵前,賢人當鑒之。”

朱瞻基也看了這些罵戰的報紙,不過唯獨少了孫潤建議派戶部收稅的那一期。

這時楊士奇開口道:“臨清鈔關,運轉經年,戶部官計量征稅,中官監稅督稅,表裡相製,相互監督,確有實效。若隻遣中官或戶部官獨管,臣恐橫生弊端。”

“下官生在江南,見多了江南的那些個貪吃钜富,良田千頃,銀錢百萬。我本來覺得天下都是如此的,可等我當了官後才發明,天下的貧民多得數不堪數,國度看似強大,國用卻也捉襟見肘。‘天之道,損不足而補不敷’,富人多交稅,國度便可足兵足食,滅胡虜,複西域,規複漢唐故地。此乃我肺腑之言也。”

“你寫的文章很好,我很看好你喲。”趙輝笑眯眯地對他道,並讓人給他上茶。

有了趙輝的承認,孫潤火力全開,與反對派在報紙上展開了罵戰。

胡濙反對:“臨清鈔關,向出處戶部派員辦理,中官行監督之職,數年下來,運作無舛,是以還是因循為好。”

這麼年青,就考中了進士,就算熬資格,將來一定不能有一番作為。

“下官在結婚後,便昂揚苦讀,幸運在丁未科(宣德二年)中了進士,現在忝居太常寺博士。”

這時在朱瞻基一旁服侍的大寺人金英開口道:“新設姑蘇鈔關,由姑蘇織染局寺人兼任,不再另任他員,諸位大人們感覺如何?”

孫潤則用筆名發文批駁道:“今之世風漸趨奢糜,販子唯利是圖之態愈顯,囤貨居奇、哄抬物價之舉屢見不鮮。觀其富可敵國,卻於國度進獻微薄。當下國度憂患重重,北方邊患頻繁,軍費開支如流水;南邊旱澇殘虐,賑災、修堤所需賦稅無數。若對販子課以重稅,定能充分國庫,解國度燃眉之急。且重稅可停止販子貪婪賦性,使其不敢肆意妄為,穩定物價,百姓方能安居樂業。此乃一舉多得之策。”

“民報曾刊載過《錢塘大尹智調姻緣譜》的故事,內裡的孫潤就是我。”

張輔瞧了一眼趙輝,冇發言。

金英心中連連喝采,“不愧是趙國公,一下子就說到了重點,這發起怕是皇上也得動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