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_第33章 薅北京城士紳的羊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但甭管咋說,這一百五十萬兩的真金白銀是入了太堆棧了。

“諸位可聽過易子而食?這就是陝西災區的近況,古籍中記錄的東西已經在實際中產生了。”

固然憤恨阮康文,但該捐還是得捐,並且還不能少。

……

阮康文聲情並茂、嘩嘩的講了起來,講到祖父捐銀承建城牆的時候更是揮動著雙手,足足過了盞茶的工夫纔將發財史講完。

圍觀的人都愣住了,甚麼時候這些有錢人如此的風雅了?

從這幾次的的事件看,這位新帝可不是那麼好亂來的,隨便表示一下某位大臣,他們就吃不了兜著走。

第一天,捐銀人數高達一萬七千餘人,捐銀二十二萬兩;

“諸位可曾見過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的慘狀?”

坊市門口的百餘張桌子都是長長的步隊,每一名桌子前都有一名錦衣衛持刀而立,這些錦衣衛就是崇禎讓李若漣安排的。

“諸位父老鄉估計很多人都曉得我阮家的發財史,明天長輩再厚著臉皮講一講,諸位就當長輩誇耀一下。”

第三天,捐銀人數三萬兩千人,捐銀十九萬兩;

圍觀的百姓們沉默了,看熱烈能夠,但捐銀這事直接乾係本身人的溫飽題目,得慎重慎重再慎重。

“公然百姓們等來了但願,朝廷先是調撥了一百萬兩白銀用於買糧運送災區,隨後又下發了這兩項詔令。”

郭允厚笑的嘴都合不攏了:“陛下聖明,支撐到來歲秋收措措不足了,還能多出數十萬兩。”

“以是呢,少店主這是?”

不待圍觀大眾們群情,阮康文又跳上了馬車。

又一名中年男人到了登記的長桌前:“我大康米坊,彆的冇有,糧食倒是有一些,我捐糧一千石!能幫一些是一些吧!”

當即神采一肅,將白叟家扶到桌前的:“白叟家,我代陝西的父老鄉親感謝您了。”

東暖閣內,崇禎看著戶部尚書郭允厚,輕笑道:“郭愛卿,合計兩百五十萬兩,夠了嗎?”

兩人的行動算是激起了圍觀人群的憐憫之心,一個接一個的站了出來。

聽著崇禎的大笑,郭允厚內心很想奉告崇禎:陛下,你這演技不可呀,全城的商賈士紳都猜出這是您的手筆了,您還在這裡裝。

現場氛圍有些難堪,阮康文掃視了一圈後,朝著幾個方向隱蔽的點了點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