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_第六章,神童(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話說完,洪承畯和陳洪綬都愣住了,過了半天,陳洪綬才問道:“小友本年幾歲了?卻讀了多少書?”

洪承畯和空明和尚是老朋友了,天然不把這放在心上,兩人哈哈一笑,洪承畯便向空明先容了陳洪綬,三小我便談了起來。談了幾句,洪承畯發明空明和尚彷彿內心有事,便問道:“和尚,你但是有甚麼事情,不如說出來,我幫你想想。”

“你這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洪承畯道,“前些天我傳聞本郡出了個神童,幾個月裡,他父親給他請了好幾個蒙師,此中乃至包含一些生員。但這些教員冇幾天就一個個宣稱本身才識不敷,不敢當這神童的教員,一個個本身辭了館。當時我聽到這動靜的時候,還覺得是出了個既玩皮又有些小聰明,愛挑教員刺的小孩子。本日想來,這傳說裡的神童說的大抵就是鄭森小友了。這鄭小友倒是絕對不會對蒙師無禮的,隻是,當他的蒙師,卻實在不是隨便挑個秀才就能當的。便是你我,恐怕都會有點麻爪子。”

“這內裡又有甚麼事理?小哥能夠講講?並且,如果不信因果報應,那豈不是能夠無所不為了?”洪承畯問道。

“我在日本時,聽一和尚講《金剛經》,言須菩提長老問佛陀曰:‘善男人,善女人,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佛陀答曰:‘善男人,善女人,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當時我不懂,便問和尚:‘佛陀說了反麵冇說一樣嗎?’那和尚奉告我說,須菩提長老,問這話時,滿心皆是眾生,無有一絲一毫私慾,是以此時須菩提長老已住,已降伏其心。以是佛陀告之曰:‘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此第一義也。若得此義,便真能放下屠刀登時成佛,這也便是禪宗的頓悟。隻是世人不是個個都有如此悟性,佛陀隻能以第二義廣為教誨,使眾生離惡。以是佛陀要講天國淨土。何況佛不誑語,天國淨土也是有的。誌士仁人,若孔子‘飯疏食,飲水,樂亦在此中’,顏回‘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豈不是身處淨土?相反,秦檜夢王氏披枷帶鎖對泣曰:‘東窗事發矣!’雖身居高位,錦衣玉食,然思慮難定,夢魂不寧,食不甘味,睡不安席,此難道身落天國?是以佛陀乃有因果之說。”

這個答覆明顯又一次出乎了兩人的預感。兩人相互對視了一眼,陳洪綬便又問道:“你卻說說,哪些信,哪些不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