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而在他鄉,經曆了大可駭以後,人的本性總會想著回到他熟諳的故鄉,熟諳的親人身邊。
這話讓孫武進一凜,從速道:“不瞞陸爺,小的們現在也隻要跟著陸爺一塊反了,要不然小的們走不出這淮安府。”
但畢竟那是兩百多年前的事了,時候早已消逝了他們罪民後代的印記,消逝了他們抵擋明朝的基因,也讓他們成了朱明的良民。
孫武進道出自已的一番觀點,心中頗是自傲,他信賴麵前這個年青人必然會心動。
“我早就聽人說過咱大明朝要完,之前總覺得是說了玩的,冇想是真的...”
“諸位都是府縣在冊的河工,疇前諸位能夠說是良民,現在諸位可都是暴民,恕俺直言,你們聚在一起還能有條活路,這要散了回家,哼哼,俺勸你們趁早歇了這動機,不然歸去也是連累你們的家人。”
“...以是眼下淮揚這一帶都得看南京那邊,萬一北京真的叫流寇占了,咱大明朝的朝廷就又回到南京了。”
“為甚麼是南京招安我們,而不是北京的朝廷招安我們?”一個大刀隊員提出這個迷惑。
.........
這讓謝金生非常惱火,腳下一動便要上前脫手。
孫武進卻覺得對方動心了,從速趁機又道:“小的們能夠幫陸爺拿下淮安城!有了淮安城,陸爺就不必擔憂前麵的事了。”
“為何?”
這等衝要,可不是嘴一撇說拿就拿下的。
孫武進也是實話實說,幾千幾萬人聚在一起那力量是非常可駭的,兵馬未幾的官兵見了也要繞道走。但要這幾千幾萬人分分開各回各的家,幾個衙役捕快就能挨村抓人。碰上苛吏,弄不好家人都要連坐。
孫武進點了點頭,他可冇見過造了反的百姓還能安穩歸去過日子的。
陸四當然清楚北京朝廷頂多另有三四個月要垮台,但他卻不以為事情會如孫武進所言,南京肯招安他們。
冒死和官軍死戰,莫非不就是為了活著回家嗎?
真正的老百姓,誰情願提著腦袋造反呢,誰不肯意回籍安穩過日子呢。
“你們不曉得?”
孫武進一滯,這個題目他還真冇想過。遊移一番,遲疑道:“如果南京不肯招安陸爺的話,陸爺大可帶著河工把淮安城中的府庫洗了,或南逼揚州威脅南京逼他們招安,或東返故鄉扼守自保,若兩策都不可...陸爺還可北去泗州投我家金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