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_第四十九章 風林火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陰陽先生王二驚奇道:“陸兄弟,既然官兵狗咬狗,我們還去淮安城乾甚麼?不如等他們分出勝負再去,如此不省了我們好一把力量?”

其他鹽城縣的河工大抵還能編七八個營擺佈,不過除了風字營和林字營外,陸四對彆的營頭起甚麼名並冇有過問。

“是否攻城,要見機行事。”

程霖曾暗裡問陸四為甚麼以風、林二字定名,陸四奉告對方這是取自《孫子兵法》的典故。

“我們必須去淮安城,不然李士元若攻城得勝轉走他處,我們再想取淮安就難了...諸位莫要健忘,我們淮軍冇有攻城東西,如果不能調集統統人的力量,我們如何破城!”

故而為了保住淮安城這個安身地,李士元必定需求“友軍”,或者說他需求大量炮灰。

風字營是陸四給起的名字。

秦五頗是鎮靜,他方纔把自已的“秦字營”給編好,足有八百人,隊官、哨官都是他故鄉的人,全營高低對他秦五都很推戴,這讓秦五很有成績感,並且也一下有了當官的感受。

即便這傢夥存了殺人放火再招安的心機,也總要讓自已的籌馬堆得高高,讓想要吞食他的那幫餓虎曉得不好啃才行。

“二先生都這麼說了,那我們就去吧,總不能白叫淮軍吧!”

“現在不是去切磋李士元為何造反的時候,我意當即構造數營人馬馬上前去淮安城,不知諸位覺得如何?”陸四不是以號令的口氣,而是以籌議的語氣對山陽縣眾頭領說的。

“是這麼個理,”

王二先生想了想,對那幾小我道:“餘先生走的時候交代過我,我們淮軍現在就聽陸兄弟的,大師夥不能有彆的心機,必然要擰成一股繩,若不然一盤散沙的,你說朝東他要朝西,最後我們就冇路走了。”

陸四的意義必須有一兩支中堅營頭,關頭時候要敢打敢衝,做為全軍的主力利用,不然淮軍的營頭編得再多也是群烏合之眾,真要碰上硬茬子,冇中堅營頭頂上去,必定是一營接一營的崩。

說話的是山陽縣新編“海字營”的營官郭老四,此人是個鄉兵,和餘淮書是鄰居,算是餘淮書的親信。

山陽縣的幾小我叫夏、陳述的不吭聲。

跟鹽城縣這幫人一樣,山陽縣那幫頭領也叫這個動靜弄得一頭霧水,一個個猜疑不解,不明白官兵如何也造反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