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義來者不拒,眼皮都未抬,愈戰愈勇。
武大默不出聲,作壁上觀,這等豪傑之間的爭鋒,實屬罕見,理應讓他們分出個高低纔是。
河北玉麒麟盧俊義,馬步軍中推第一,天罡數內為尊,上天降下惡星鬥,眸子如點漆,臉部似鐫銀,丈二鋼槍無敵手,身騎快馬騰雲,人才技藝兩超群。
宋江“山東呼保義”的名聲夠高了吧?可兒家盧俊義“河北玉麒麟”的大旗也不是白給的。
可惜,被盧俊義一記“回馬槍”,直接把劉唐掀翻在地。
如果劉唐與史進未受傷或許四人還可一戰,但他倆之前被盧俊義傷的不輕,很快就體力不支,魯智深與李逵苦苦支撐,已露敗像。
不過不知為何,公孫勝幾人彷彿一向就冇有脫手的意義,非常平靜自如的德行。
梁山一百零八位豪傑中,論品德,論技藝,論名譽,盧俊義都屬於三甲之列。
燕青,彆名燕小乙,是盧俊義的親信家仆,在水滸傳中梁山大聚義時,排第三十六位,上應“天巧星”,擔負步軍頭領,他善於的不但是短兵相接,箭法也非常鋒利。
穿越到北宋半年不足了,武大的馬術雖談不上行雲流水,但也已經充足純熟。
這可不是武大想要的。
不過,他的箭法畢竟還是趕不上“小李廣”花榮的。
據武大猜測,如果是決死鬥爭,眼下的盧俊義正值丁壯,而周侗畢竟已經年老,估計連周侗也不是盧俊義的敵手。
很可惜的是,抱負很飽滿,實際很骨感。
離武大拜師倒計時另有六天,手底下人前來彙報,城外有兩撥人打起來了,是盧俊義和梁山來的豪傑。
武大砸吧砸吧嘴,大手一揮,浩繁護院一擁而上,武大拍馬向前,淡淡說道:
盧俊義作事謹慎,非理不為,非財不取,天下聞名。
花榮見燕青取了短箭,乾脆也不再留手了,直接追了上去,以箭法壓抑燕青,不讓燕青插手盧俊義那邊的戰局。
打成這個模樣,這場鬨劇已經冇有持續下去的需求了。
如若武大冇有看錯,也就幸虧魯智深的陸戰程度與武鬆不相高低,如若換了旁的梁山豪傑,估計三人也撐不過盧俊義幾個回合。
又是三五個回合後,盧俊義用心賣了個馬腳,直男癌劉唐建功心切,公然被騙,“噌”的一下就躥了上去。
盧俊義是周侗的愛徒,深得周侗真傳,技藝高強,號稱棍棒天下無雙。
西門慶看到這裡,與武鬆對視一眼,皆心知前次二人聯手敗給盧俊義公然一點都不冤,這盧俊義實在是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