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金庸武林_第一百八十三章 群雄終入雁門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一隊隊遼軍逼關為陣,馳到弩箭將及之處,便即退住。一眼望去,東西北三方旗號招展,不知有多少人馬。

群豪打了個敗仗,喝彩號令,民氣大振。範驊卻悄悄對少林方丈、虛竹、段譽等人說道:“我們所殲的隻是遼軍一小隊,這一仗既接上了,第二批遼軍跟著便來。我們快向西退”!

;

雁門關上,吳領軍批示若定,將世人安排幸虧各個守備位置上,統統的弓箭手也就定位,也架好大型弩箭,籌辦麵對這一場隨時一觸擊發的大戰,而在關外目前隻剩蕭峰三兄弟一群人在內裡單獨麵對遼軍,在關上的吳領軍心繫關外世人安危,時候雙眼不離,緊盯底下所產生的統統,以便適時做出最好的措置。

那軍官怫然道:“雁門關乃大宋北門鎖鑰,是多麼要緊地點?遼兵大隊人馬轉眼即到,我若隨便開關,給遼兵衝了出去,這天大禍事誰能擔負”?

虛竹見蕭峰此環境,心中曉得,蕭峰想起舊事,一時觸景生情隻是目前場麵凶惡略微一不重視,隨時有暗箭射來,是以虛竹倉猝往前拉了蕭峰衣袖。

江湖上的凶殺打鬥,群豪見很多了,但如此雄師馳驅倒是聞所未聞,比之南都城外的接戰,這一次遼軍的範圍又不知大了多少倍。大家雖都是膽氣豪壯之輩,驀地間碰到這般六合為之變色的軍威,卻也忍不住心驚肉跳,滿手盜汗。

蕭峰下嶺到山側,驀地間看到一塊大岩,心中一凜:“當年玄慈方丈、汪幫主等帶領中原豪傑,伏擊我爹爹,殺死了我母親和很多契丹軍人,便是在此”。側頭隻見一片山壁上斧鑿的印痕宛然可見,恰是玄慈將蕭遠山所留筆跡削去之處。

吳長風再也忍耐不住,大聲喝道:“你少乾脆幾句,早些開了關,豈不是什麽事也冇有了”?那軍官怒道:“你這老叫化,本官麵前哪有你說話的餘地”?他右手一場,城垛上頓時呈現了千餘名弓箭手,彎弓搭箭,對準城下。那軍官喝道:“快快退開,若再在這裡擾亂軍心,可要放箭了”。少林方丈長歎一聲,不知如何是好。

群豪麵麵相覷,無不氣憤。段譽的部下是大理國臣民,虛竹的部下更是各族人氏都有,或西域、或西夏、或吐蕃、或高麗,若隻大宋臣民方得進關,那麽大理國、靈鷲宮兩路人馬,大部分都不能出來了。

少林方丈說道:“將軍明鑒:我們這裡有很多火伴,有的是大理人,有的是西夏人,都跟我們聯手抗擊遼兵,都是朋友,何必強分是不是宋人”?此次段譽率部北上,嚴守奧妙,決不泄漏是一國之主的身份,以防宋朝大臣起心侵犯,或擄之作為人質,兼之大理與遼國相隔雖遠,卻也不肯公開與之為敵,是以少林方丈並不提及關下有大理國極首要人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