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鳩摩智淺笑道:“小僧不過想請方丈答允一句,以便遍告天下武林同道。以小僧之見,少林寺無妨今後散了,諸位高僧分投清冷、普渡諸處寺院托庇安身,各奔出息,便欲投身吐蕃國改修密宗佛法,拜於上師喇嘛座下,小僧也可代為設法收留。難道勝在浪得浮名的少林寺中輕易苟安”?
鳩摩智道:“小僧剛纔在廟門外聽到玄慈大師講論武功,宏法高論,深受教益,隻此中一節,小僧卻不敢苟同。[燃^文^書庫][]”玄慈道:“敬請國師指導開示。”
鳩摩智袍袖一拂,笑道:“這‘法衣伏魔功’練得不精之處,還請方丈師兄指導”。一句話方罷,他身前七尺外的那口銅鼎竟如活了普通,俄然連打幾個轉,轉定之後,本來向內的一側轉而向外,但見鼎身正中剜去了一隻手掌之形,割口處也是黃光燦然。輩分較低的群僧這才明白,鳩摩智剛纔使到般若掌中“懾伏外道”那一招之時,掌力有如寶刀利刃,竟在鼎上割下了手掌般的一塊。
頃刻之間,大殿上沉寂無聲,大家均為鳩摩智的絕世神功所鎮懾。
少林七十二門絕技有的專練下盤,有的專練輕功,有的以拳掌見長,有的以暗器取勝,或刀或棒,每一門各有各的特長,使劍者不能使禪杖,擅大力神拳者不擅收發暗器,精於腿上工夫的,拳掌之道不免稍遜。雖有人同精三四門絕技,那也是以相互並不衝突為限。少林諸高僧固所深知,神山、道清等也皆洞曉。要說一身兼擅七十二絕技,自是欺人之談。
過了很久,玄慈長歎一聲,說道:“老衲本日始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老衲數十年苦學,在國師眼中,實不敷一哂。少林寺的舊端方,隻怕大有修改餘地”。鳩摩智不動聲色,隻合十說道:“善哉,善哉!方丈師兄何必太謙”?少林寺僧眾卻個個低頭沮喪,都明白方丈給逼到要說這番話,不但自認少林派武功技不如人,一貫高傲稱雄的所謂七十二絕技,也不過爾爾罷了,並且所定端方也一定公道得當。少林派數百年來享譽天下,執中原武學之盟主。
玄字班中一個身形高大的老衲厲聲說道:“國師已占上風,本寺方丈亦自認本寺舊傳端方可改,何故仍如此咄咄逼人,不留涓滴餘地”?”恰是玄止。
鳩摩智不等銅鼎落下,左手反拍一掌,姿式恰是般若掌中的一招“懾伏外道”,銅鼎在空中轉了半個圈子,啪的一聲,有什麽東西落下來,隻是鼎中有很多香灰跟著散開,煙霧滿盈,一時看不清是什麽物件。當時“洛鐘東應”這一招餘力垂儘,銅鼎緩慢落下,鳩摩智伸出大拇指向前一捺,一股淩厲的指力射將疇昔,銅鼎俄然向左移開了半尺。鳩摩智連捺三下,銅鼎移開了一尺又半,這才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