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_第16章 大漢的天真變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個秉公法律,對天子任勞任怨,又愛民如子,鄙棄權貴的苛吏,終究守得雲開見月明!

一向奉劉徹命,在朝堂上暗中察看的董仲舒再也坐不住了,站出來問道:“陛下,臣大膽,敢問這科舉製又是甚麼?先帝不是已經推行了察舉製麼?”

劉據擺了擺手,繼而沉聲道:“拔除封國之事,朕意已決,就這麼辦吧。”

田千秋看著眾公卿的反應,心頭高興,暗說這還是道聽途說,如要親身去一趟,怕是這長安你們都不想回了。

大臣們交頭接耳,臉上儘是驚奇與猜疑之色。

“貶為百姓,永禁宗人府!”

“若如此,我大漢將再無荒年。”

同時其他對打消鹽鐵官營有微詞的公卿,也紛繁恭賀劉據,恭賀蘇武。

“有幸得上天垂憐,列祖列宗庇佑,皇太子劉據仁孝聰明,德厚流光,當繼大統,秉承宗廟社稷之重擔。”

“察舉製固然為我大漢發掘了很多賢才,但是其弊端亦日趨凸顯。保舉之權常常操於少數權貴之手,使得有才學卻出身寒微之人難以嶄露頭角。”

殿內捲菸嫋嫋升騰,繚繞著棺木,滿盈每一寸空間。

劉據話音剛落,田千秋和張湯無不該聲跪倒謝恩,張湯更是涕泗橫流,不竭叩首,額頭已見斑斑血跡。

劉據回身欲走時俄然又走回龍椅前,道:“本日起,諸位愛卿巳時上朝便可,早到的也無需殿外等候,右邊辦公室有茶水服侍,明天見。”

來之前劉徹交代他的跟劉據唱反調,趁便察看公卿反應乘機策反的那些話,早就被健忘的一乾二淨。

眾公卿無不麵帶惶惑然之色,宣室殿內一片死寂。

陛下這是想搞甚麼啊?

四周曾跟從漢武帝的近臣、侍從和宮女們也紛繁垂淚,抽泣聲交叉在一起。

“聽聞那邊馬路都是甚麼水泥製成,不懼雨水腐蝕,非常平整。”

大殿上的群臣也被張湯傳染,無不對劉據的派頭和品德佩服!

他悄悄拂手,麵色一轉,沉聲道:“齊王謀反已被安定,劉屈髦當場伏法,朕是時候要算一筆賬了。”

而現在,這統統都化作了麵前這冰冷的棺木,宣佈著一個期間的閉幕。

他話音剛落,便有人悲呼道:“陛下,您新登大寶,應大赦天下以求彼蒼保佑,而不是血濺朝堂,恐有不祥之兆啊。”

“陛下聖明!”

有的則強裝平靜,還在抵賴高呼著“冤枉”。

眾公卿頓時感受長在頭上幾十年的腦袋不敷用了,滿眼猜疑的看著田千秋和老神在在像是看熱烈版坐在龍椅上的劉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