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奸臣_第二百八十一章衛覬的謀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現在吳國固然滅了後梁,為大唐報了仇,又占有了中原地區,要說順勢稱帝倒也說得疇昔,但要想從大唐那邊獲得正統名份就有些費事了,總不能現在臨時去立一個傀儡天子吧?那樣的話傀儡天子總要立個一兩年纔好行“禪讓”,不但時候較慢,並且有畫蛇添足之嫌。

幸虧郭崇韜二人很快就覺悟過來,目前還不是爭辯那些事情的時候,勸楊渥儘快稱帝纔是目前最首要的。

“豈有此理?金陵乃大王龍興之地,昔日大王恰是在升州一戰嶄露頭角,後又興建新城覺得都城,至今已有十多年。我吳國高低隻知都城為金陵,何嘗知洛陽為都!”嚴可求當場就辯駁起來。

此中駐守鄆州的乃是由王綰之子王傳丞帶領的五千人禁軍;至於其他兵力則彆離擺設在兗州、齊州、青州等地,以做防備。

這兩種主張的人在北伐之前就有辯論不休的苗頭,不過當時候畢竟還冇有安定中原,北伐到底能不能勝利都不曉得,以是當時候的爭辯也僅僅限於少數人之間。

到三月尾的時候,全部關中完整落入吳國之手。

而現在郭崇韜、嚴可求等人再次為了定都的題目爭辯起來,讓楊渥不由得感到頭大。

此時在場的世人根基上都是他的親信之臣,以是他說話時也冇有那麼多顧慮,並冇有假惺惺的說甚麼要尋覓唐朝宗室立為天子的話,更冇有冒充回絕,而是將本身的實在設法說了出來。

但不立傀儡天子的話,就得從彆的處所想體例獲得正統名義,這就需求眾臣開動腦筋了。

後梁固然不得晉國、吳國、岐國、蜀國的承認,但朱溫劈麵畢竟是從唐朝那邊“禪讓”過來的,這正統名份還是立得住的,再加上當時候梁國的氣力是天下最強的,又占有了中原地區,以是普通都將後梁當作這一期間的正統王朝,各偏僻地區的藩鎮都向後梁表示臣服。

……

從郊野返來後,楊渥打發了世人,正籌算歸去洗沐一番,卻不料就在這時,嚴可求等人滿臉鎮靜的返返來。

不過這些政策到底實施冇有,實施的結果如何,這些卻需求實際去考查一番。

仲春底,陝州、虢州投降;三月初,潼關兵不血刃落入吳國手中,華州、同州兩地也在兩天後向吳軍投降;三月中旬吳軍攻占長安;接著,慶州、延州等地也在不久以後向吳國投降。

郭崇韜卻道:“大王一舉毀滅偽梁,為大唐報了血海深仇,即位稱帝最是合適。不過要即位何必返回金陵?洛陽乃大唐東都,曆朝曆代多有在此定都者,且此地地處中原腹心,正便於就近批示雄師撻伐四方。故臣覺得大王隻需在洛陽稱帝就是,無需返回金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