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孩兒也有一樣的疑問。”另一個隨軍出征的王子楊煜養仰著臉道。
高季昌目光猶疑,他本年已經六十多歲了,在這個期間算得上“高壽”,很多和他同期間的人都已經病故,隻要他還活著。
比及吳軍攻占嶺南以後,這些新設立的州天然要大量歸併,以精簡機構。
有才氣,有資格,有聲望,戰役經曆豐富,再加上他本人又不是甚麼怯戰之人,按理說如許的將領統兵應當常常打敗仗纔是,但劉信此人恰好常常出岔子。
山東各地的梁軍守軍未幾,防備相對也較弱,隻要黃河沿線的鄆州、齊州的守軍要多一點,其他各州地區根基冇甚麼防備,要將其攻取應當不難。
僅僅三天時候,之前還號稱十萬的叛軍就被打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若不是吳軍的俄然北伐,隻怕朱友能一定能活著逃回陳州。
現在楊煜和太子爭權固然還隻是一個苗頭,但楊渥不但願將這苗頭越演越烈,將來乃至產生甚麼兵變、造反之類的事情。
“劉信這麼快就攻陷輝州了?”楊渥有些驚奇,冇想到劉信這一次打擊如此順利。
他的幾個兒子現在都已經成年,乃至在許州擔負一些不大不小的官職,但真要提及來,這幾個兒子並冇有甚麼大才氣,僅僅是藉助父蔭混來的官職,平時的表示也冇有甚麼凸起之處。
他卻不知,他在楊渥心中的首要性可冇有他想的那麼高;至於溫韜,更是早就被楊渥列入了必殺的名單當中。
以是當吳王楊渥派使者來,讓其前去徐州覲見時,朱友能冇有躊躇就承諾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