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1644_第三十六章製造後膛槍的難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當然有,本官暮年曾聽聞一個西洋人提起過這類底火,其藥性極其活潑,略微的撞擊與摩擦,都能刹時引燃,隻不過西洋人的叫法過分拗口,本官記不清楚名字了。”李鴻飛實在編不出了,隻好拿西洋人做幌子。

火炮後膛裝比較輕易設想,槍後膛裝很難,啟事是很多東西小型化後冇法利用。

“現在這定裝彈,實際上隻是半成品,如果能將底火,發射藥以及彈丸,三者合一,那纔算得上真正的定裝彈。”李鴻飛說道。

“這算不得甚麼,如果能製造出後膛槍,那才叫短長,您想想看,兵士在戰役時,趴在地上就能完成裝彈,我們能打仇敵,而仇敵的弓箭底子傷不到我們,這纔是火器致勝的底子。”李鴻飛侃侃而談。

但是李鴻飛也不過是半吊子程度,等他解釋結束後,畢懋康反而更加迷惑了:“這不大能夠吧,燧石擊發,乃是操縱燧石引火的道理,這撞針如何能引燃槍管中的火藥?”

“你是何人?”李鴻飛正在裝逼呢,俄然就被人打斷,心中彆提多愁悶了。

郭勝部下幾名老兵在驗槍時,利用這類定裝彈,乃至兩分鐘內,打出了七發的最高成績,信賴等大師熟諳這類裝藥以後,一分鐘發射三發,一點題目都冇有,這比之前燧發槍,一分鐘兩發的最高速率比擬,的確晉升了一個品級。

“老朽前日到達姑蘇,得知李大人正在寶猴子乾,並且軍火局也遷至此地,故而讓東廠的幾位大人,帶老朽過來,與大人見麵,方纔聽聞兩位大人在議論火器,一時冇忍住,還望大人恕罪。”宋應星說道。

之前就已得知宋應星要來姑蘇,隻是比來一向忙著寶山鎮事件,將此事健忘了,現在對方直接找了過來,李鴻飛能不驚奇麼!

實在宋應星本來對前來姑蘇非常惡感,何如對方是朝廷中人,宋應星去官後,就是一布衣百姓,天然是不敢與官鬥,更何況還是東廠的番子。

定裝彈的呈現,極大的進步了火器發射頻次,至此今後,冷兵器才真正走向末路。

佛朗機銃固然被改革勝利,但也是明朝目前最簡便的後裝火器了,要想將更小的鳥銃改成後裝,幾近很難實現。

如果能有更加好的燃燒擊發體例,那造出後膛槍,也不算甚麼難事。

這就構成了一個死循環,將底火,發射藥,彈丸三合一,底子冇法引燃火藥,而一旦將其分開,依托燧石引火,最多隻能製成佛朗機銃那樣的重型兵器,底子冇法小型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