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1644_第235章援軍抵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此次俄滿聯軍大多都是步兵,並且以火器軍隊為主,加上我方籌辦不敷,虧損在所不免。”史德威感慨道。

戰役到現在,俄滿聯軍在這片地區,可投入的兵力數量已經達到了極限,也就是說對方持續增兵,不但不能起到多高文用,反而會因為人數太多發揮不開,從而徒增傷亡。

“即便真有救兵,估計也是從都城調來的最後五千守軍,畢竟居庸關告破,都城那五千守軍,底子起不了多高文用,還不如調來這裡,為火線爭奪更多時候。”漢岱的設法,竟然與戚紅英的設法如出一轍。

不管沙俄主將耶魯木夫,還是滿清大臣愛新覺羅・漢岱,他們的闡發才氣,都非常強大。

“體例不是冇有,那就是主動反擊,在長城內裡,重新建立一條防地!”史德威說道。

第一師戰役到現在,喪失高達2200多人,俄滿聯軍則喪失了7100多人,看起來戰損達到了1:3.5,但兩邊的兵力比倒是1:10,算上戚紅英來援的一萬人,除非戰損比例達到1:5以上,不然俄滿聯軍將會一向處於上風。

俄滿聯軍一樣不好過,不竭增加兵力,確切能構成更加強大的戰役力,可六萬人打擊一條不敷五千米寬的地區,相稱於均勻一米城牆,就有12人在建議打擊。

說到底,軍都峰隻能是管束,真正要守住的,還是居庸關。

可滿清呢?

清軍為了此次偷襲打算,可謂是下足了血本,底子不會因為兩人捕風捉影的猜想,從而放棄此次行動。

如果是冷兵器期間,據城而守雖是下乘,但好歹隻要禁止對方登城便可,畢竟隻要打擊一剛正式登上城牆,守軍纔會呈現真正意義上的傷亡。

比拚人數上風,俄滿聯軍還真不擔憂。

明軍的火器分為遠、中、近多重打擊手腕,可長城的寬度卻隻要五到六米,即是不管何種射程的兵器,都必須擺在一線,冇有充足的縱深。

下午的戰役,比上午更加狠惡,明軍有了救兵,決定一雪前恥,給麵前的俄滿聯軍一個深切的經驗。

畢竟居庸關起碼要死守三天,明軍得留出充足的預備役。

“如許,號令刀斧手持續攀登城牆,但以佯攻為主,不成貪功冒進。彆的,再增調一萬火槍手,以射殺敵軍有生力量為主。”濟爾哈朗竄改了戰術。

以是,現在的長城,固然還是有必然的防備感化,但也隻是禁止仇敵快速推動的一道雞肋防地罷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