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_第40章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戒聞具足念眾生,滌除垢穢心明潔,察看人間三毒火,泛博解者趣三地。

聰明便利善察看,各種示現救眾生,複供十力無上尊,趣入無生現前地。

安閒天王與天眾,無量億數在虛空,普散天衣扶養佛,百千萬種繽紛下。

次第修行具眾善,乃至九地集福慧,常求諸佛最上法,得佛智水灌其頂。

淨居天眾那由他,聞此地中諸勝行,空中主動心歡樂,悉共虔誠扶養佛。

十行超世發心初,持戒第二禪第三,行淨第四成績五,緣生第六貫穿七,

從第九地入十地,統統功德諸行相,及以神通竄改事,願聰明者為宣說!

爾時,擺脫月菩薩知諸眾會心之所念,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今此大眾聞其菩薩神通智力,墮在疑網。善哉!仁者,為斷彼疑,當少示現菩薩神力寂靜之事。”

精勤持戒常柔忍,忸捏福智皆具足,誌求佛智修廣慧,願得十力發大心。

獲得無數諸三昧,亦善了知其功課,最後三昧名受職,住泛博境恒不動。

十方菩薩來察看,受職大士舒光照;諸佛眉間亦放光,普照而來從頂入。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聰明入受職地已,即得菩薩離垢三昧、入法界不同三昧、寂靜道場三昧、統統種華光三昧、海藏三昧、海印三昧、虛空界泛博三昧、觀統統法自性三昧、知統統眾生心行三昧、統統佛皆現前三昧,如是等百萬阿僧祇三昧皆現在前。菩薩於此統統三昧,若入若起,皆得善巧,亦善了知統統三昧所作不同。其最後三昧,名受統統智勝職位。此三昧現在前時,有大寶蓮華俄然出世。其華泛博,量等百萬三千大千天下,以眾妙寶間錯寂靜,超越統統人間境地;出世善根之所生起,知諸法如幻性眾行所成,恒放光亮普照法界,非諸天處之所能有;毗琉璃摩尼寶為莖,栴檀王為台,瑪瑙為須,閻浮檀金為葉,其華常有無量光亮,眾寶為藏,寶網彌覆,十三千大千天下微塵數蓮華覺得家屬。爾時,菩薩坐此華座,身相大小正相稱可;無量菩薩覺得家屬,各坐其他蓮華之上,周匝環繞,一一各得百萬三昧,向大菩薩一心瞻仰。

“佛子,此十寶山王,同在大海,不同得名;菩薩十地亦複如是,同在統統智中,不同得名。佛子,比方大海,以十種相,得大海名,不成移奪。多麼為十?1、次第漸深;2、不受死屍;3、餘水入中皆失本名;4、普同一味;5、無量珍寶;6、無能至底;7、泛博無量;8、大身所居;9、潮不過限;十、普受大雨,無有盈溢。菩薩行亦複如是,以十相故,名菩薩行,不成移奪。多麼為十?所謂歡樂地,出世大願漸次深故;離垢地,不受統統破戒屍故;發光地,舍離人間化名字故;焰慧地,與佛功德同一味故;難勝地,出世無量便利神通、人間所作眾珍寶故;現前地,察看緣生甚深理故;遠行地,泛博覺慧善察看故;不動地,示現泛博寂靜變亂;善慧地,得深擺脫行於人間,照實而知不過限故;法雲地,能受統統諸佛如來大法明雨無厭足故。佛子,比方大摩尼珠有十種性出過眾寶。多麼為十?一者、從大海出;二者、巧匠管理;三者、美滿無缺;四者、清淨離垢;五者、表裡明徹;六者、善巧鑽穿;七者、貫以寶縷;八者、置在琉璃高幢之上;九者、普放統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