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_第39章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佛子,此菩薩,借使三千大千天下統統眾生鹹至其前,一一皆以無量言音而興答辯,一一答辯各各分歧;菩薩於一念頃悉能領受,仍以一音普為解釋,令隨心樂,各得歡樂。如是乃至不成說天下統統眾生,一頃刻間,一一皆以無量言音而興答辯,一一答辯各各分歧;菩薩於一念頃悉能領受,亦以一音普為解釋,各隨心樂,令得歡樂。乃至不成說不成說天下滿中眾生,菩薩皆能隨其心樂、隨根、隨解而為說法,承佛神力廣作佛事,普為統統作所依怙。佛子,此菩薩複更精進,成績智明。借使一毛端處有不成說天下微塵數諸佛眾會,一一眾會有不成說天下微塵數眾生,一一眾生有不成說天下微塵數性、欲,彼諸佛隨其性、欲各與法門;如一毛端處,統統法界處悉亦如是。如是所說無量法門,菩薩於一念中悉能領受,無有忘失。

“佛子,諸佛世尊與此菩薩如是等無量起智門,令其能起無量無邊不同智業。佛子,若諸佛不與此菩薩起智門者,彼時即入究竟涅槃,棄捨統統利眾生業。以諸佛與如是等無量無邊起智門故,於一念頃所生智業,從初發心乃至七地所修諸行,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分亦不及一;如是,阿僧祇分,歌羅分,算數分,比方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故故?佛子,是菩薩先以一身起行,今住此地,得無量身、無量音聲、無量聰明、無量受生、無量淨國,教養無量眾生,扶養無量諸佛,入無量法門,具無量神通,有無量眾會道場不同,住無量身、語、意業集統統菩薩行,以不動法故。佛子,比方乘船欲入大海,未至於海,多勤奮力;若至海已,但隨風去,不假人力乃至大海,一日所行比於未至,其未至時設經百歲亦不能及。佛子,菩薩摩訶薩亦複如是,積集泛博善根資糧,乘大乘船到菩薩行海,於一念頃以無服從智入統統智智境地,本有服從行經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所不能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