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和尚教,當願眾生:入無生智,到無依處。
若常修習波羅蜜,則能具足摩訶衍;若能具足摩訶衍,則能如法扶養佛。
若身光亮無窮量,則不思議光寂靜;若不思議光寂靜,其光則出諸蓮華。
見無樂著,當願眾生:有為事中,心無所樂。
統統人間所好尚,色相顏容及衣服,隨應普現愜其心,俾樂色者皆從道。
菩薩勤修大悲行,願度統統無不果,見聞聽受若扶養,靡不皆令獲安樂。
若見高山,當願眾生:善根超出,無能至頂。
隨諸眾抱病分歧,悉以法藥而對治;隨諸眾生心所樂,悉以便利而滿足;
入僧伽藍,當願眾生:演說各種,無乖諍法。
右繞於塔,當願眾生:所行無逆,成統統智。
若見險道,當願眾生:住正法界,離諸罪難。
爾時,賢首菩薩以偈答曰:
事訖就水,當願眾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見趣下路,當願眾生:其心謙下,長佛善根。
若獲灌頂大神通,住於最勝諸三昧,則於十方諸佛所,應受灌頂而升位。
見斜曲路,當願眾生:舍不正道,永除惡見。
或有貪慾瞋恚癡,煩惱烈火常熾然,菩薩為現老病死,令彼眾生悉調伏。
以水洗麵,當願眾生:得淨法門,永無垢染。
深心信解常清淨,恭敬尊敬統統佛,於法及僧亦如是,至誠扶養而發心。
若能如是調眾生,則現無量神通力。
菩薩住在三昧中,各種安閒攝眾生,悉以所行功德法,無量便利而開誘。
見無鎧仗,當願眾生:永離統統,不善之業。
或以飲食上好味,寶衣嚴具眾妙物,乃至王位皆能捨,令好施者悉從化。
舍跏趺坐,當願眾生:觀諸行法,悉歸散滅。
見無病人,當願眾生:入實在慧,永無病惱。
上升樓閣,當願眾生:升正法樓,徹見統統。
得粗澀食,當願眾生:心無染著,絕世貪愛。
統統統統諸佛法,皆如是說無不儘,知語境地不思議,是名說法三昧力。
若入堂宇,當願眾生:升無上堂,安住不動。
若與眾生無窮利,則具最勝智便利;若具最勝智便利,則住英勇無上道。
見論議人,當願眾生:於諸異論,悉能摧伏。
或複有成或有壞,或有正住或傍住,或如郊野熱時焰,或如天上因陀網。
見無慚恥,當願眾生:舍離無慚,住大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