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時代_第二十七章 原來曆史是從這裡劈叉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宋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孛兒隻斤.鐵木真一統蒙古諸部,建立蒙古帝國,號成吉思汗……”

“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擔當明教光亮王尊之位,於應天稱帝,建國大明,年號洪武,同年,張士誠,陳友涼,方國珍接踵稱帝立國,太祖於十月於洛陽稱帝,立國朝大華,年號元龍!”

“元龍八年,太祖與朱元璋於長江締盟,為天下承平,聯手剿除張士誠方國珍之流,撫平天下諸侯之亂,共享承平亂世!”

“元龍七年,太祖與大同府於元丞相脫脫達成和議,元軍放棄遼東,太祖答應元軍返回漠北草原,同年十月華軍南下!”

“元龍九年,方國珍病死,元龍十年,張士誠敗亡!”

早晨。

“元朝至正十一年,朝綱崩壞,賦稅沉重,天災天災,名不聊生,明教(摩尼教)光亮王尊韓山童,白蓮教聖王劉福通,彌勒教首級杜遵道,於潁州潁上縣的白鹿莊堆積了三千多教徒,上豎紅旗,頭紮紅巾,打出‘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的旗號,宣誓叛逆,史稱紅巾叛逆!”

趙雍明白了,應當是從這裡開端,接下來就如同一個小胡蝶的翅膀攪亂的時空的竄改。

“宋景定五年,蒙古中統五年,孛兒隻斤.忽必烈改元至元!”

紅巾叛逆倒是冇有錯,這一段汗青他學過一點。

“元龍十二年,長江決鬥,華軍大將鄧禹,帶領三百戰艦自從長江口而入,擊潰對戰華軍主力的明軍中陣,朱元璋兵敗如山倒,投江他殺……”

這一本史冊將會讓他體味元朝和華朝瓜代的那一段他很陌生的汗青。

“同年,太祖率軍北上,霸占多數,元順帝亡,丞相脫脫,大將王保保,護順帝之子孛兒隻斤.愛猷識理答臘逃出多數,北上大漠!”

一早晨趙雍都在旁觀這本元華史冊,讓他對這個期間有了更深切的一個印象,一向到寅時他才趴在檯麵上睡了疇昔。

“太祖姬元道一介墨客,出身河洛豪門,適逢天下亂局,他手握三尺青鋒,散儘家財,舉兵五千,奪洛陽,雄踞河南!”

“至正二十三年,元龍三年,朱元璋與張士誠,陳友涼,方國珍大戰江南!”

趙雍把接下來的這一段一段的汗青都看了很細心。

趙雍眯眼。

西屋,屋子內裡,有一盞油燈的光芒在一閃一閃的亮起來,燈光之下,趙雍的影子拉的長長的,能在窗戶內裡看到。

“至正二十年,明教法王朱元璋率十萬雄師奪應天,派大將廖湧忠驅逐韓林兒,船至瓜步時,韓林兒翻船沉湎江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