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罷了罷了,畢竟是打了敗仗,封賞當然不能給。私行行事的罪也就不治了――以目前大明之時勢,萬一實在廢弛到冇法清算,或許還是需求仰仗黃石這個百戰百勝的名將出馬呢!隻要掐住他的賦稅命脈,就不怕他飛上天去……以是,在這份報捷奏章上批了“曉得了”三字今後,崇禎天子也就冇有持續多想了。
比擬之下,當今的崇禎天子朱由檢不好色,不懶惰,常常措置國事到深夜,固然效果詳細如何,在短時候內彷彿還看不出來,可光是這份勤懇姿勢,也足以讓受夠了怠惰天子的大臣們衝動不已了――他們這些“賢能忠臣”們熬了好幾十年,總算攤著一個“敬業”的天子啦!
唉聲感喟地翻到最後一份奏摺,崇禎天子總算是又看到了一點值得歡暢的好動靜――廣東官府奏報,有番邦“華麗國”和“東岸國”不遠萬裡前來朝貢,獻上珍奇貢品無數,此中竟然另有麒麟(長頸鹿)一匹,尤其吉祥,讓年青的大明天子大為奮發:麒麟之物,大明彷彿隻要永樂年間呈現過。上天竟然賜賚朕此等吉祥,可見天不棄朕!比及老天開恩、普降甘霖以後,大明或許又能規複到萬積年的全盛局麵了吧!
如此一來,西北流賊降而複叛,叛而複降,如此周而複始,永久冇完冇了。更彆提另有一乾腦殘的東林黨在冒死幫倒忙:給江南的魚米之鄉大減商稅,給陝西、河南、山西的千裡赤地屢加田賦,一畝田的賦稅累加到了二兩,而種出的米麥卻賣不出五錢銀子,因而百姓棄耕流亡者日眾,成鄉成縣的地步被朝廷逼得荒廢,流寇則獲得了取之不儘的兵員,終究讓西北局勢一每天完整腐敗下去――崇禎天子還不曉得的是,陝北米脂有個原名李鴻基,厥後改名李自成的賦閒郵差,現在已經插手了造反者步隊的行列……
何況此人德行有虧,乃是公認的閹黨大員,和魏忠賢阿誰奸賊耐久勾搭。先帝尚在之時,就和朝中很多大臣暗裡過從甚密……對一手汲引他的先帝,黃石或許是忠心的,但是對本身這個天子,可就不必然了。
(明末錦衣衛的諜報才氣間隔都城越遠就越糟糕,在山東還行,到廣東福建就已經差未幾聊勝於無了。)
能和遼東韃子戰而勝之的強軍?這讓朕到那裡去找?福建的黃石?隻怕路途悠遠,緩不濟急。哎,看來隻能讓陳新的登州鎮再動一動了……朱由檢一邊點頭感喟,一邊唆使催促登州方麵儘快出兵援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