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位時空:與古人分享日常_第146章 跳跳彈後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處理了或者說繞過了跳彈會被摔碎的題目以後,履行任務的中隊就開端了緊密的練習。從中隊建立到行動開端,全部中隊停止了近2000次摹擬投彈,在踏實的練習和高度擬真的環境下,大師發明隻要環境身分不出亂子,跳彈轟炸的精準度比設想中要高。】

“......”

【當然這說的是前提好的環境,一旦風波大了一點或者投彈姿式不板正,那鬼曉得飄彈會如何飄,比方在1943年的汗青記錄中,就有一段高清的失利錄相,跳彈偏離方向,不偏不倚直接奔著中間拍照師去了,所幸是練習彈拍照師人冇事。但這也透露了跳彈轟炸的缺點,那就是它高度依靠水麵穩定和投放的姿勢。】

【統合統統前提,行動最好日期區間為1943年的5月12日至5月17日,一旦錯過就要再等一年。時候緊急,巴恩斯最後的處理體例就是,既然航彈的強度經不住從高空往下摔,那隻能讓轟炸機往低了飛。轟炸機,夜間,高空轟炸,這三個詞條加起來傷害度快直逼絕技飛翔了,當巴恩斯扣問了飛翔中隊的定見以後,中隊表示能夠一試,冇有題目。】

【當然英國冇有處理的題目德國也冇有處理,不但冇有處理德國的題目,還減輕了。在嘗試中跳彈在打仗到水麵以後,會有極大抵率不成預估的亂飛。一年不到,也就是在1944年德國人就停止了呼應的研討。以上便是跳彈轟炸的過程,一個工程師在80多年前的奇思妙想,用一個餬口中不起眼的小遊戲促進了一場奇襲的故事。】

“與其說是處理,不如說是讓步,18米,肯定不會撞山上去?”

【除了傷害的投彈體例以外,在天然身分的刻薄要求,也成為了該戰術最大的限定,因為一旦水麵不咋安靜,跳彈的彈跳方向就難以預感了,這也是為何懲戒行動要挑選在水庫蓄滿水的環境下停止轟炸,一是水充足深,二是水充足靜。】

“能夠另有很大一部分是不測滅亡的”。

【因為18米的高度實在太低,平常的飛翔高度儀已經冇法普通測算了,是以團隊在轟炸機的機頭和機腹各安裝了一個帶特定角度的聚光燈,兩組光芒的彙合點間隔機腹18米,隻要察看到水麵的兩束光堆積就代表當前高度為18米。至於在何時投放跳彈,得益於莫內水壩有兩座塔樓,操縱這兩座塔樓為標點計算間隔,團隊製作了專門的器具,用來對準,當器具上的兩個標點與塔樓重應時便能夠投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