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城牆下傳出喝罵聲,半晌,顧常春登上城牆,看向高敬瑭,瞋目而視。
高敬瑭馬鞭遙指遠處,渾身殺氣未散,臉上帶著拿下城池後的意氣風發,眼底卻有若隱若現的血芒閃現。
“如此一來,我軍將完整被圍困至,封縣到洛安郡城池的這三百裡路上!”
“顧青衣與寅去疾合兵七萬直奔大王而去,大王危在朝夕,若高大將軍還是大王之忠臣,為何頻頻反對舉兵救濟大王?”
硝煙剛散,城頭上豎起燕字大旗。
高敬瑭瞪了顧常春半晌,忽而嘲笑一聲,臉上儘是諷刺:
“高大將軍莫不是與本將戲言?”
“屆時,我軍無半分騰挪之地!”
想攻入洛安何其艱钜!
“現在隻要鄉寧尚未有動靜便是好動靜,我軍眼下唯有一條路!”
尚未等顧常春再說話,高敬瑭眉頭一皺,臉上帶著不屑之色,冷哼一聲道:
高敬瑭在親衛的簇擁下,登上西城牆遠眺看向京畿洛安的方向。
顧常春沉默,他也想到過這些,但大王不能不救,他仍舊對峙道:
“本帥細細想來,甚是附和顧大將軍方纔一番觀點,若分開封縣再深切一步,我軍將萬劫不複,是故…”
親衛快速登上城牆,將軍令交給高敬瑭,高敬瑭看了一眼,似笑非笑的遞給顧常春,顧常春看了一眼後,神采頓時難堪非常。
說著,顧常春長刀在輿圖上,沿著山陽郡封縣,洛安郡扶風城,洛安郡向鄉寧郡方向劃了一個圓圈:
高敬瑭嘴角又帶起一絲諷刺,笑道:“顧大將軍,如何?”
但跟著時候的推移,顧常春擔憂更甚,為此多次與高敬瑭參議,均被高敬瑭回絕,乃最多次辯論,肝火便壓越深。
高敬瑭聽完,嘴角掛起嘲笑。
“本將見高大將軍,你敢禁止?滾蛋!”
自從入山陽郡以來,高敬瑭對顧常春便是冷嘲熱諷,不喜之色溢於言表,顧常春早已風俗,他也不喜高敬瑭。
但,直到攻陷封縣,方知守城的仍舊不是付俊的兵馬…
封縣乃山陽郡境內西南的邊縣,過封縣便是一馬平地京畿洛安郡。
如此直白貶低之話讓顧常春臉上潮紅,肝火沖天,隻是不待顧常春辯駁,高敬瑭再道:
但他們卻一向未與付俊的五萬雄師比武,本覺得付俊會重兵死守封縣,畢竟封縣背後便是京畿洛安,其意義不言而喻。
“好一個忠心耿耿的高大將軍,那忠心耿耿的高大將軍無妨奉告本帥,眼下的局勢,如何救濟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