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良種田紀事_651.第651章 最另類的辦差方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積分製就在那邊,清露就不信賴,全朝的文武百官研討了這麼久,會想不到這一點,要曉得,積分製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就算辦理上有些難度,可皇上部下得用的人,可不是清露阿誰小小的雙嶺村能比的,說來講去,差的不就是前期的大量投入和前期的庇護嗎?

清露這麼懶的人,本來是不肯意管這些事兒的,好吧,她實在是特彆討厭幫公叔瑾乾活兒,但她冇想到,她竟然能從中獲得這麼大的欣喜!

幾十萬兩銀子對皇上來講,也不是個小數量,特彆是皇上想要的不是一座城時,那就不曉得會是多少銀子了,可清露絕對冇有將本身全部身家進獻給朝廷的“忠心”。

清露和睿兒話音未落,公叔寧已提出了一個相稱奇特的題目,“你幫我找找,關於積分製的摺子,哪本兒是最早的?”

這麼短短的兩句話,顧謝天然是很快便寫完了,公叔寧也站起家來,叮嚀顧謝,“你潤色一下,明天我再來鈔繕。”給皇上的摺子,必須是他親筆並且不能夠有塗改,不過,這麼簡樸的內容,也毫不吃力就是了。

清露想了想,也冇說甚麼。

不過,顧謝也不得不承認這兩小我的才氣。

公叔寧反問,“你有更好的體例?!”

公叔寧拿在手中敏捷翻動,內容甚麼的都不看,隻看最後的日期,然後隨口問,“蒲月二十七,當時我們走到那裡了?”

僅用了一個多時候,清露就把她感興趣的摺子都看完了,這些摺子,無一例外都是彙報秦懷恩在西北的表示的,也包含秦懷恩親筆寫的那份。

可仲春末,福公公就帶著讓公叔寧和清露回京的聖旨,從都城解纜了,這申明,清露在小嶺村接到的那份伶仃的聖旨,實在是公叔瑾為了讓公叔寧樂於回京而下的――也算是對公叔寧的一種包涵和體貼吧。

“哈哈哈……秦懷恩這傢夥竟然也會寫摺子了,還寫得這麼合我的情意!”那熟諳的筆跡,讓清露愛不釋手地看了又看,邊看邊笑。

到了蒲月末公叔瑾才收到第一份關於積分製的摺子,也就是說當時公叔瑾才認識到清露的“感化”。

公叔寧連連點頭,“睿兒真是孝敬啊!”臉上的笑意非常鎮靜,但還是順手將那份摺子往顧謝手中一丟,“現在我們最首要的事兒是去用晚膳,統統的差事都等明天再說。”一手牽著睿兒,一手攬過清露,往用膳的偏廳走去。

顧謝立即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餐桌上,得知能幫到公叔寧的睿兒非常鎮靜,不竭地問這問那,公叔寧很耐煩地一一解答,連帶著清露也體味了很多朝堂上的事兒。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