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橋到崖山_祥興改元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因安西王阿答難受命北征,其領地內,六盤山守者兩次兵變,皆被安西王相趙炳討平。本月,安西王北征返來,對趙炳犒賞有加。本月,安西王歸天。

本月。阿合頓時奏要求設立江西榷茶運司及諸路轉運鹽使司、宣課提舉司,宣課司官吏多至500餘人,

3月11日。西川行樞密院招降重慶等府。22日,廣南西道宣慰司招降雷、化、高3州。

4日,霸道夫、淩震再次率兵攻打廣州,又被李恒殺敗。淩震與翟國秀合軍,去往崖山。

12月1日,簽書四川行樞密院昝順招都掌蠻內附。

陳宜中逃竄後,張世傑保著小朝廷的船隊前去下一個目標:井澳(今澳門)!

本月,江東宣慰使張弘範入覲。上奏“張世傑立廣王於海上,閩廣呼應,宜進取之”忽必烈因而任命張弘範為蒙古、漢軍都元帥。由你全權賣力追殺南宋最後這一個逃亡小朝廷!哪怕追到天涯天涯也要完成任務!張弘範上奏“大元朝軌製,冇有漢人能全權統帥蒙古軍的。臣乃漢人,請陛下派親信蒙古大臣為監軍”忽必烈這時腦筋很清楚“當年汝父張柔與察罕之事,朕至今記得。安豐軍之戰,汝父至死都不堪懊悔,這皆因先帝委任不專。今豈可使汝複有汝父之悔乎”當場賜張弘範錦衣、玉帶,準其便宜行事。張弘範辭曰“受命遠征。無所事於衣帶也。請以劍甲為賜”忽必烈當場拿出尚方寶劍“有不消命者,以此斬之”隨後,張弘範又保舉現在在江西的元軍主帥李恒為本身的副將。

本月,忽必烈命索多等人招徠東南諸蕃,許以互市。

7日,南宋逃亡小朝廷達到廣南東路首府廣州新會縣的崖山。

張弘範以弟張弘正為前鋒,打擊兩浙東路紹興府三江寨,不成拔。張弘範因而麾軍連拔四週數寨,回搗三江寨,拔之。以後,張弘範率水軍大肆南下,攻陷福建路漳州、廣南東路潮州、惠州,李恒也由梅嶺南下,攻打廣南東路首府廣州。阿裡海牙則遣人招降趙與珞、冉安國、黃之傑等人被拒。14日,瓊州本地島民反叛,將趙與珞等人綁了投降阿裡海牙。趙與珞、冉安國、黃之傑皆被殺。

本月,文天祥因其母、其弟文璧在惠州,乃趨之。在惠州海豐縣收攏殘兵,在麗江浦暫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