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橋到崖山_宋遼定盟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國書縮水事件後,宋朝構和使團再次上路。24ri再度來到遼國,第二天,在一叫清泉澱的處所見到了遼興宗耶律宗真。這是契丹傳統四時“捺缽”即打獵。打到哪就在哪辦工。公卿貴族、朝廷大臣都要隨行。這時yin曆8月,是秋捺缽。

因而,在最後被肯定下來的盟約裡,鮮明寫著“宋彆納金帛之儀,用代賦稅之物,每年增絹10萬匹,銀10萬兩”今後直到宋徽宗與金訂立海上之盟,譭棄與遼的百年戰役之前,大宋每年交出的歲幣是銀20萬兩、絹30萬匹。總計50萬兩匹。獲得了甚麼呢?遼國今後今後再冇給宋朝添甚麼費事(王安石變法時yu滅西夏,故先割地700裡予遼,這件事例外)宋朝北方邊疆真的今後安然了。言外之意,這錢花得值。但有個細節是不是都忽視了呢?

頃刻間,富弼就曉得了本身的運氣。寧教身故,不教名滅!他再也冇了退路!正sè駁斥“‘獻’是以下奉上的用詞。南北兩朝對峙劃一,毫不成利用!且宋朝是哥哥,如何有兄長奉獻弟弟的事理”

呂夷簡一會就到了,是老jiān巨滑?還是心底忘我?此人竟然一點都冇慌亂。很安靜的聽完了富弼的控告和天子的責問後,極其安閒答覆了6個字“此誤爾,當改正”很遺憾,這是個誤cāo作,寫錯了,現在改過來就是了…富弼都快氣炸了!這麼首要的國度大事,你當是寫情書嗎?連續3條都誤cāo作,是寫字的人癡人?還是你呂夷簡不要臉?

很快複書來了。蔡挺在便殿遞交了信,獲得的答覆是:國書保持原樣,至於那三件事,可由富弼用“口陳”的體例說給遼國天子聽…

但富弼是甚麼人,他頓時把國書裝進揹包,把其他禮品都扔給副使張茂實保管,本身跳上馬直接衝回開封:混蛋呂夷簡!你是惡搞我,還是鄙棄我?我以必死決計入遼構和,你竟然用丟官來威脅我?一死都不怕的人,還怕這個?當天下午晡時,滿腔肝火的富弼就衝進了開封城!

查一下時候,就曉得頓時就要產生件大事了。有多快?9月25ri,宋遼兩國重簽盟書。1個月還冇過,閏9月下旬,宋夏三大戰之最後一戰——定川寨之戰打響!這是最後一戰,此戰後不到半年,李元昊就主意向大宋乞降。曆代史乘的解釋是西夏國己被掏空了,比年的戰役,不但向大宋,且還向吐蕃、回鶻等開戰,他老爸李德明給他攢下的家底完整用光。達到“軍民滅亡創痍過半,國中困於點集,財用不給,牛羊悉契丹”的程度。將近國將不國了,還打個甚麼勁?當即請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