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橋到崖山_似道之死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諸將憤恚填膺,個人怒罵“賈似道專國,禮優文士而驕易我輩,臣等久積不平,故而望風降附”

忽必烈多麼樣人。賢明神勇毫不在中原曆代建國明君之下,豈能被幾下通例級馬屁放倒?他哈哈一笑“賈似道確切是看不起汝輩。就算如許,也隻是他一人之過。宋國主可曾虧欠過汝輩?何故如此等閒孤負宋恩?依我之見,賈似道看不起汝輩,實在應當”一語道破根底!賈似道縱有千百不好。既不能袒護扼殺他暮年功勞,更不能為其他漢奸賣民賊們買單!各說各的事,賈似道一人怎會導致全部漢民族的淪喪?

1281年2月20日,元軍兵分兩路解纜:東路聯軍4萬由忻都、洪茶丘帶領(高麗軍由金方慶為統帥)5月初以兵船900艘從高麗國合浦出兵。江南軍(南宋降軍)10萬由降將範文虎帶領,帶齊耕具、稻種等屯田器具,以兵船3500艘由南宋兩浙東路慶元府解纜。以元軍老將阿剌罕為兩路總批示,隨江南軍解纜。共同打擊九州島上的博多太宰府!日本汗青所稱的‘弘安之役’在‘文永之役’6年多以後再次打響!

這懲罰從大要上看仍太輕了?可押送賈似道上路的人卻很有黑幕:會稽縣尉鄭虎臣!

21日,賈似道被貶為高州團練副使,放逐廣南東路的循州。籍冇家財,不日解纜!

伯顏的元軍主力風捲殘雲般掠過江南大地,一起上攻無不克、招無不降。見證了傳說中天國一樣斑斕敷裕的桃花石天下、更沉醉於砍瓜切菜一樣輕鬆鎮靜的打擊中…忽必烈要他慎殺。還殺甚麼嘛?這回可真是我來、我見、我征服了…直惠鄰近兩浙西路的常州城!

當初張世傑出兵,王龠曾上奏“陳、留二相,宜出一人督師吳門。若他們二人都不肯去,那麼老臣雖無能為,卻願效死封疆”這奏章被陳宜中給壓下不報。現在張世傑兵敗焦山,要求朝廷增兵再戰。王龠與陳宜中又產生衝突。王龠再次上奏“現在陳、留二相併兼都督。軍事方麵,臣不得預知。大敵在境,朝廷內鬥。張世傑也因諸將離心而敗!臣還做甚麼平章?不如辭職”但謝太皇太後不準。

本月,廉希憲安輯荊南之民,並大興黌舍,選教官、置經籍。動靜傳到巴蜀之地,夔州路思州田氏、播州楊氏及西南溪峒,皆越境請降。忽必烈聞之感慨“當年用兵也不成得之地,今希憲能令數千百裡外越境納士,其治化可見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