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橋到崖山_孟昶出降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劍門關果如他所料,守不住,前後夾攻之下,失守了。

成都不是條條通衢可通的羅馬,數來數去就那麼幾條,且還要能走雄師,能運軍糧的,更是少的湊不齊一隻手。這下,最首要一條道已冇了。但是反過來講,成都也畢竟不是華山,隻要一條路的。

王昭遠躲在民舍裡,悲傷欲絕。本身是諸葛亮再世啊!可仇敵滿是文盲,打起仗全不講套路。我在劍門關,你就該在關下猛攻,然後讓我在上麵射箭丟石頭啊。怎可從前麵抄巷子呢?我在漢源坡,你就該將我圍起來啊,如何一來就衝鋒啊?太不講陣法了!想著想著,口中還喃喃念著晚唐才子羅隱寫諸葛亮的詩“運去豪傑不自在”到了這境地,他還要念這首詩。且把前一句“時來六合皆同力”挑選性的忘記了。內心深處,王昭遠始終以為本身是個諸葛亮。明天的失利跟才氣無關,實在是運氣不濟。諸葛亮有“時來六合皆同力”的好運氣。而本身卻隻要“運去豪傑不自在”的黴運。當然這會他不曉得,本身能躲在民舍裡是榮幸的,更是自在的。2日,王全斌篡奪了劍州。他被俘了。這下,他真恰是應了詩不自在了。

手機用戶請到m.瀏覽。

因而964年11月3日出兵,965年1月7日孟昶投降。短短66天,後蜀46州,共240縣534029戶就今後換了仆人。

史延德輕鬆達到青強店。可他發明瞭一件奇事:王諸葛已不在劍門關!或許他也早知劍門之險不成恃。以是隻令一偏將守在劍門關,本身領著雄師隊退到了劍門關後在一陣勢更高的漢源坡上。利州丟了,他另有劍門關,劍門丟了,他另有漢源坡。可漢源坡丟了呢,他另有甚麼?王諸葛來不及想了,或許他以為本身就是諸葛亮,一步三計,到時再想也來得及。

19日晨,昇仙橋畔,40年前的一幕再次重演。孟昶身穿白衣、口銜玉璧、手牽白羊,頭上纏著草繩站在橋邊。他身後的文武百官著孝服,赤足伏在一口空棺材上放聲痛哭。傳聞這是中國君主們出降的“官方禮節”以此表示本身犯有極刑,聽候發落。而他的官員們則是在為他服喪哀思。受降方,由王全斌代表趙匡胤走了疇昔,取下玉璧草繩,牽走白羊,燒掉棺材。然後當眾宣讀赦免聖旨。這一過場纔算走完。當天的典禮在後蜀元老李昊的主持下停止得非常順利美滿。兩邊皆大歡樂,各得所需。

王全斌要走羅川路入蜀。此路比金牛路還要險上三分。康延澤出來勸止“羅川路險,不如分兵修棧。分頭並進,再合兵於深渡”王全斌采取了。因而他率一半人從羅川路入蜀。而副帥崔彥進則按原路,重修棧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