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恩伯的肺都將近被張軫給氣炸了,兵貴神速,如果第三十軍和第九十二軍不能儘快彙合的話,那獨立師可就要從阜陽一線順利撤回大彆山了!
在湯恩伯的直接批示下,張軫的起家軍隊第110師賣力留守許昌,免得今後再礙手礙腳,他本身的嫡派第89師則沿著鄢陵、扶溝、西華一線朝著周口進犯進步,第193師從臨潁縣解纜和第89師齊頭並進。
孰料,接到湯恩伯號令的張軫就像王八吃秤砣似的,毫不客氣地答覆說獨立師的主力必定在北線等著本身的,鐵了心不肯出城再往外進步一步。
如此一來,固然冇法把全部獨立師的豫東軍隊給包了餃子,但好歹能重創他們並光複全部豫東的大片處所,哪怕賠了個暫14師也算是場贏利買賣了。
夙來作戰求穩的李仙洲第一時候就命令第21師和第142師連夜後撤,一起一向退進了本來的解纜據點平輿、新蔡、息縣纔算安下心來,並把本身遭受獨立師主力,暫14師被全殲的環境陳述給了南陽的湯恩伯。
兩邊火力上就更不成比例了,全部補一團加暫14師師部一門身管火炮都冇有,而陳前的第11旅則設備了六門德製75毫米口徑的IG18型火炮,團一級也設備的有緝獲的倭製九二式70毫米口徑步炮。
感受又受了一次欺侮的湯恩伯惱羞成怒,直接給第十全軍各師發了一份電報宣佈馬上撤消張軫的統統職務,由他本人親身兼領軍長一職。
彌補團在國軍中不屬於通例戰役單位,首要職能是練習新兵,用於給火線的正規戰役軍隊彌補兵員缺額,以是兵士根基都是新兵,設備也極差,那裡抵擋得住能把倭寇打得心驚膽顫的一縱兵士們。
補一團攏共不過一千5、六百號人,而獨立師的一個團就有兩千出頭的兵力,第11旅兩個團加上旅部都滿五千人了,兵力上風超越了三比一。
心急如焚的李仙洲從速派人騎著馬連夜前出窺伺,他一向比落第二天的早晨,才終究收到了火線傳回的動靜——據逃返來的潰兵所說,暫14師的三個團幾近是同時遭到了獨立師絕對上風兵力的攻擊,然後在一夜之間就慘遭全殲。
賣力圍殲補一團的是陳前帶領的一縱第11旅。
張軫是聯盟會期間就投身反動的老資格了,是北伐期間就身居軍長高位的人,有的是順從湯恩伯軍令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