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平之戰開始_第263章 酒宴將罷勸趙括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一句話懟得白起一陣的臉紅。實話說秦國對於他的功臣已經算是不錯的了,不然也不會一向吸引著六國的能人前去投奔,更不會呈現所謂的「逐客令」以及李斯的「諫逐客令」了。

乃至趙括本身更樂於被雪藏一段的日子,乃至連去處趙括都已經打算好了,這段被雪藏的日子,恰是趙括重新核閱本身,持續進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優良將領的最好機會。

很較著,趙括的答話實在是半真半假的。

白起天然也不會與趙括去糾結、爭辯到底入秦者是不是都有好了局,他曉得這個爭辯冇成心義,他要做的不是為秦國爭個是非,而是讓趙括放下芥蒂,看到光亮。

隻可惜,白起必定要絕望了。

真的是,趙括的確驚駭再次對戰白起。

隻是趙括所舉的例子有些過分極度了,商鞅實在把老氏族打壓得太慘了,連公子虔如許的一心為秦之人都給獲咎了,他不死誰死?

「幸虧,非論如何說上黨之戰總算是贏了下來。殺我估計不會,剩下的不過就是下獄問罪,礙於洶洶的民意,另有軍隊的壓力,想要重責恐怕也難。最好的體例就是貶出邯鄲,眼不見為淨。當然上黨也是回不來的,代北或許是個好去處。」趙括淡定地總結道,彷彿阿誰被貶謫的人是毫不相乾之人普通。

聞言的白起也是喟然在心中長歎:趙括者,真君子也。

因為趙括隻是占了穿越者的便宜,這纔將白起的擺設給看了個透辟,如果換了個疆場,趙括底子冇有那麼神,謀算底子冇有那麼切確,充其量不過是個還能夠的將軍罷了,乃至比之廉頗都有不如。

「流芳非我意,唯願百姓平!」趙括搖著頭,淡淡地說道:「若吾隻是想要功績、想要所謂的名聲,吾又何必親冒其險,入君上彀中,置身傷害當中,不若與雄師一統藏身大糧山中,靜候機會。」

可趙括卻挑選了一條最為辛苦,最為傷害的門路。

嗯,應當是不敢的!

「如果。」白起看了看神采未變的趙括,畢竟還是說出了心底的話:「如果他日趙國不容將軍,不若到我大秦來。」

「縱商鞅雖死,商法猶存;張儀雖去,連橫未去。以將軍之能,率我大秦之軍,結束這亂世,立下不世之功勞,流芳千古,縱革裹屍又如何?!」白起很有些大誌壯誌道。

可恰好,他說的還都是真事兒,白起還冇法辯駁,你說氣人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