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平之戰開始_第178章 秦軍再至魏軍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在司馬錯的視角裡頭,趙軍已經是甕中之鱉,隻要不翻甕,那就由著他!

可惜,汗青總在不經意的關頭刹住了車。

猝不及防的魏軍立時又吃了個大虧。

固然廉頗不懂甚麼「木桶道理」,但孫臏所謂「上馬對中馬、中馬對上馬」的戰術,廉頗還是門清的。

就是趁你病,要你命!

僅剩下的不敷兩千的武卒,在廉頗的手上發作出了最強的戰力。廉頗並冇有效這有限的兵力跟秦軍的精銳大劍士停止死磕,反而是用這把尖刀專捅秦軍的虧弱處,那裡的秦軍稍有疏漏,刁悍的武卒便會專門呈現在那裡,實在令秦軍防不堪防。

顛末兩個多時候的馳驅,秦軍北路救兵勝利到達魏軍核心,又過了一刻多鐘,秦軍西路救兵也悄悄來到指定位置。

乃至秦軍主將司馬錯還樂得趙軍的撤退,如此,便能抽調出這邊的兵力去援助被魏軍扯破中的戰線。

北麵而來的秦軍馬隊率先對魏軍側背建議猛攻,噠噠的馬蹄伴著哭泣的號角與海嘯般的喊殺聲,響徹在魏軍東北麵;

箭雨藉著風馳電掣般的馬速,更添了幾分淩厲,在空中劃過一道近乎完美的弧線以後,嗖嗖嗖地落入了魏軍的陣列當中,立時,數百魏卒飲恨當場。

盞茶的工夫間,仇敵的救兵會不會已經將這虧弱處重新補強?又或許,另一端纔是真正的虧弱處?

如許詳確到千人隊的排兵佈陣,磨練的就是一個將領的戰術程度,不但需求極強的眼力,能夠洞察敵軍的戰線,更要有充足的眼界與判定,能夠闡收回敵軍的缺點,最後還需求極強的信心與膽量,才氣應對敵軍的虧缺點判定反擊。

兩個多時候裡,魏軍高歌大進的同時,秦軍的救兵也在疆場的邊沿疾走著。

跟著箭雨破空,成片的魏軍倒下,打擊中的秦軍刹時發作出一陣陣的喝采,秦軍火線的校尉當然也不會放過如許的好機遇,令旗一指,麾下將士便朝著魏軍虧弱處衝殺而去。

一時候,就連親身批示戰役的司馬錯也倍感壓力,而一向在廉頗身邊的信陵君也再度為廉頗將軍的批示程度所讚歎。

很快,秦軍便被幾近一樣兵力的魏軍打得節節敗退,這此中當然有秦軍戰力危殆的原因,但不得不說廉頗在此中也起到了不成替代的感化。

隻是司馬錯不曉得的是,這隻鱉不籌辦從他這一側破甕而出,卻想著從另一邊翻甕而出。司馬錯這一放,勝利令趙軍完成了集結——也是突圍前最難的一步。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