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_第89章 種地皇帝的治國攻略:劉秀的硬核掃尾日記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波 "連夜奔襲",比當代的 "高鐵加急" 還快,兩天一夜奔襲三百裡,趕到潁川時,鬍子都結了冰。他站在軍車上大喊:"父老鄉親們,我是劉秀!盜賊頭子聽著,現在投降的,既往不咎,跟著我的,每人發兩鬥粟米!" 盜賊們趴在牆頭一看,天子親身來平叛,還帶了滿滿十車糧食,紛繁扔下兵器:"連天子都親身了局,咱還折騰個啥?投降保安然!" 潁川百姓夾道歡迎,有人端來熱湯,劉秀喝了一口,抹抹嘴持續擺設:"把糧食分給百姓,再派官吏安撫,彆讓老百姓寒心。"

高句麗王傳聞劉秀安定天下,從速遣使奉貢,送了一堆人蔘和貂皮。劉秀順手封他為 "高句麗王",持續搞 "朋友圈交際"。大臣們建議搞個昌大的受貢典禮,他卻擺擺手:"東邊的小弟來點讚,咱回個 ' 讚' 就行,彆太當回事,管好咱本身的地盤最首要。"

潁川盜賊肇事,河東守軍叛變,京師騷動。劉秀正在上邽觀察屯田,傳聞後連夜東馳,侍從勸他歇息:"陛下,您都五十歲的人了,熬不住啊!" 他卻咬著牙說:"潁川是中原要地,如果丟了,咱故鄉章陵都不穩,必須玩波 ' 極速救濟 '!"

最絕的是他拉攏羌族部落,讓人抬著牛羊去遊說:"跟著隗囂每天兵戈,牛羊被搶光;跟著我,開放互市,牛羊隨便賣。" 羌族老夫奴何,帶著全部部落歸附,獻上家傳的羊皮襖:"劉天子比隗囂講義氣,今後咱羌族隻認你!" 隴右安定後,劉秀在本地設立 "屯田都尉",讓兵士和百姓一起種地,完整斷了隗囂的後路,可謂 "平叛 + 基建" 的兩重攻略。

建武六年的蝗災,把中原大地啃得滿目瘡痍。洛陽的糧價漲到一斛粟抵十兩黃金,百姓們餓得連樹皮都快啃光了。劉秀急得直拍龍案:"當年收編銅馬軍,靠的是糧草攻心,現在百姓冇飯吃,咱得玩波 ' 天下糧草大配送 '!" 他下詔讓有糧的郡國開倉放糧,專門設立 "佈施專員",要求每個兩千石官員親身帶隊送糧,還發明瞭 "佈施打卡軌製"—— 每到一個縣,必須在本地登記簿上按指模,不然罷免查辦。

建武九年的夏季,劉秀站在洛陽城頭,看著城表裡的良田和闤闠,想起當年在舂陵種地的日子。城樓下,賣炊餅的、打鐵的、還價還價的百姓來交常常,炊火氣熏得人眼眶發熱。他摸著城牆上的磚,彷彿摸到了當年在田裡揮鋤頭的老繭 —— 從 "種田郎" 到 "天下主",他用了十年時候,把一個千瘡百孔的天下,管理成了百姓能放心種地、販子能放心經商的樂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