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知府上奏盧象升的死狀,楊嗣昌用心刁難,過了十天盧象升的屍身才得以收斂。第二年,盧象升的老婆王氏請恤,第三年,盧象升的弟弟象晉、象觀又請,都不答應。直到楊嗣昌剿張獻忠失利他殺後,朝廷才贈盧象升太子少師、兵部尚書,賜祭葬,南明福王時,追諡忠烈,建祠奉祀。厥後清兵南下,盧象升的弟弟盧象同起兵抗清而死,盧象同投水死,盧象晉削髮爲僧,盧家抗清殉難的有百餘人。
忠肅祠原稱盧公祠,始建於康熙二十六年()清乾隆四十一年()欽賜盧象升忠肅,乃稱忠肅祠。清鹹豐四年(4)遭兵?,清同治九年()邑紳及盧象升後嗣募資重修。
戰術思惟
儘瘁鞠躬,死而後已,有明二百餘年宗社,係之一身,望旗號钜鹿城邊,詎知忠孝ī誠,齎誌空期戈挽rì;
《盧象升傳》的記錄比較詳細:“(崇禎)六年,山西賊流入畿輔,據臨城之西山。象升擊卻之,與總兵梁甫、參議寇從化連敗賊。賊走還西山,圍遊擊董維坤冷水村。象升設伏石城南,大破之,又破之青龍岡,又破之武安。連斬賊魁十一人,殲其黨,收還男女二萬。三郡之民,安堵者數歲。象升每臨陣,身先士卒,與賊搏鬥,刃及鞍勿顧,失馬即步戰,逐賊危崖,一賊自巔è中象升額,又一矢僕伕斃馬下,象升提刀戰益疾。賊駭走,相戒曰:‘盧廉使遇即死,不成犯。’”盧象升和叛逆兵的第一次遭受戰,就表示的極其英勇,這是他差異於其他帶兵文官的處所。彭孫貽的《流寇誌》記錄此次戰後,義兵稱盧象升為“盧閻王”,一碰到他就從速避開。這是能夠和“曾剃刀”相媲美的外號了。但在盧象升的一封家書中,流露了更多的資訊:
盧象升遷右副都禦史,巡撫湖廣。六月,洪承疇最得力的部下曹文詔陣亡。曹文詔是當時明軍第一悍將,他身後,洪承疇的圍殲打算完整失利。月,明廷任命盧象升總理江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西北的剿匪由洪承疇賣力,東南的則由盧象升賣力。此時義兵主力在中原活動,盧象升擔當起剿匪的首要職責。不久盧象升兼總督山西、陝西軍務,賜尚方劍,便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