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頭的是位白衣公子,白膚俊容,麵孔和周公子有五分類似,腰間寶劍綴滿五彩寶石,胯下紅色寶駒身高體長,相較同業騎隊,高了半頭不止,通體毛髮無一根正色。
從周家老宅到淩霄閣路途悠遠,兩枚金餅,代價不菲,周道乾不敢弄險,遂派下週世榮親身押運。
許易心中豪情萬丈,一想到老賊收成動靜,狂怒欲絕,貳心中便快感如潮。
暴風吼怒,烈焰騰空,不過半柱香的工夫,廣廈千萬間的周家大宅,便化作一片火海。
周老太爺的書房很寬廣,縱橫七八丈,寬廣的幾能跑馬,裝潢得古色古香,金絲楠木的書桌上,雕金鎏銀的七寶香爐內,正細細燃燒著檀香,整間書房淡雅惱人。
這兩塊赤款項餅非比平常,竟是周家每三年進貢給淩霄閣一次的獻金。
當年,周道乾武道初成,未得王謝大派青睞,所想所念,不過是考取功名,為霸道護法。
取出一塊掂了掂,每塊赤款項餅足有百兩之重。
周家是本地望族,又因著周道乾的乾係,他向來禮遇,來往周宅次數極多,但見數裡開外,烈火如海,黑煙遮天,那裡還不曉得起火的是周家。
吳知縣正在當時插手明王社,不過,雖同處一社,周道乾文武雙全,武道絕倫,在社內,光芒萬丈,反觀吳知縣,文名賽過技藝多多,而在這個唯武稱雄的天下,比擬周道乾,吳知縣不免暗淡無光。
本來,這封信是周家老太爺寄給周道乾的私信,信中無甚了不得的內容,除了問好,便是但願周道乾能代為向淩霄閣進言,增加周家在某條礦脈的分紅。
此次,他出淩霄閣,迴歸廣安,一是代表周道乾歸鄉探親;二則是因為,三年之期已到,周家從幾條礦脈處的贏利,該當上交淩霄閣。
自打從風長老腰囊中,收成十餘枚赤金貨幣,世俗的財賄,再難入他法眼。
現在的許易卻誌不在此,四周掃描半晌,心念一動,豁然出拳。
就在許易猖獗放火的同時,一支騎隊,逶迤西來,已到了周家莊十數裡開外。
許易堅信,最貴重的東西,老頭子絕對不放心托付彆人把守。
而這這吳知縣,恰是昔年,周道乾武道初成,還未拜入淩霄閣門下,遊曆廣安之時,結識的朋友。
許易強忍著心中盪漾,將兩塊錢餅,塞入眼囊,忽地,盒底,現出一個火漆密封的信封。
周世榮深知,真正下到處所,吳知縣的招牌,比淩霄閣內門弟子的本身,要好用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