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指著卷軸上那道關於“共工怒觸不周山”的題目,語氣沉穩:“李悝大人,共工怒觸不周山乃是神話傳說,並非信史。以此作為考題,未免有失公允。” 他頓了頓,又指向另一道題目,“另有這一題,扣問‘夏朝最後一個君王桀的生卒年代’,史料記錄語焉不詳,如何能夠作為評判標準?”
跟著時候一分一秒地流逝,香爐中的香也越燒越短。
他從袖中取出另一份卷軸,遞給李悝,說道:“這幾道題目,乃是由鄙人經心遴選,信賴能夠更好地磨練兩邊陣營的學問。”
李悝略一沉吟,便點頭同意了。
昭陽如月固然身材衰弱,但她仍然闡揚了首要的感化。
他咬牙切齒,卻又無可何如。
孫子凝睇著卷軸上的題目,目光如炬。
這些題目看似涵蓋天文地理、人文汗青,包含萬象,但是很多題目標表述卻恍惚不清,模棱兩可,如同霧裡看花,水中望月。
“看來,在文明知識方麵,還是孫子先生略勝一籌啊。”李悝笑著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讚美。
申不害低聲在他耳邊說道:“不成輕舉妄動,孫子狡計多端,我們不成掉以輕心。”
孫子卻安靜地搖了點頭,指著卷軸上的題目,緩緩開口:“李悝大人,這些題目,彷彿有些不當……”
孫子謙善地拱手道:“李悝大人過獎了,幸運罷了。” 他轉頭看向昭陽如月,體貼腸問道:“如月女人,你還好嗎?”
李悝將卷軸展開,宣讀了第一道附加題。
申不害在一旁低聲勸道:“公子息怒,勝負乃兵家常事,不必過於在乎。”
李悝細心聆聽,神采也逐步變得凝重起來。
他眉頭舒展,正要開口扣問,孫子卻俄然說道:“且慢!” 他的目光如炬,緊緊地盯著卷軸上的題目,一字一頓地說道:“這幾道題目……彷彿有些……”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公孫衍,嘴角暴露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超綱了……”
昭陽如月神采慘白,但眼神卻仍然敞亮:“我冇事,孫子先生不必擔憂。”
他眸子一轉,俄然計上心來,拱手說道:“李悝大人,既然題目存在爭議,不如再增加幾道附加題,以示公允。”
她與孫子默契共同,兩人一個主攻軍事和戰略,一個主攻文明和汗青,相互彌補,相得益彰。
司馬穰苴和百裡奚都暴露了欣喜的笑容,而公孫衍則一臉陰沉,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