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鄴和劉汾聽著滿臉鎮靜,衝動地說道:“陛下賢明!如此一來,長安周邊全數將在朝廷節製之下!”
朱全忠卻對李侃的稱帝行動感到氣憤,指責他篡奪皇位,並號令各個藩鎮共同出兵討伐。
李侃淡淡笑道:“幾位不必擔憂,朱全忠臨時抽不出更多兵馬西進,旬日前葛從周鄙人邳斬殺汴兵六千餘人,現在徐州被破城隻是時候題目,朱全忠必定要調兵救濟徐州。”
與此同時,李克用、王建、朱宣和朱瑾兄弟也紛繁表示情願接管朝廷的管束。
“朕決定先禮後兵,對於金商和河中兩鎮,能夠直接下聖旨,重新任命新的節度使。如果他們情願接管詔命並分開本地,那麼能夠保全本身的性命,但如果他們膽敢回絕,那就是公開抗旨,將被視為背叛之徒。”
鄭畋笑了笑,俄然想起甚麼,又接著說道:“提及保雄師和夏綏節度使,昨日歸義兵派使者入京,懇請麵見陛下。”
“王建在半月前,遣華洪、王宗佑率兵五萬攻東川,又遣王宗侃攻渝州、王宗阮攻瀘州,奏摺上說是為了打通峽路便利進奉,實則是為了擴大地盤,他上表儘忠不過是讓朝廷臨時不要出兵討伐他。”
一旁的陳鄴開口說道:“從江南集結來的兩萬兵馬幾天後就能達到長安,到時候十萬神策軍顛末整編後也會變得更加強大,隻要再練習幾個月,等夏稅收繳結束後,便能夠出兵討伐朱全忠了。”
李侃胸有成竹地說道:“隻是少了一萬兵馬罷了,四萬兵馬對於保雄師綽綽不足了,河西之地不能丟。”
“至於李克用,朕與他有些友情,目前朝廷的詔令對其另有點束縛力,今後就不好說了......”
乾寧二年仲春月朔,在宰相鄭畋、劉崇望等帶領百官的第三次勸進下,李侃終究正式稱帝,改年號為興複,複八歲的李裕為德王。
李侃沉默半晌,看向陳鄴說道:“相隔再遠,也是我大唐國土,你命孫德昭率左神策軍四個師,帶上充足的賦稅輜重前去沙州平亂,並光複甘州。”
李侃感喟道:“當年張議潮遣兄張議潭照顧十一州的輿圖和戶籍獻給朝廷,河西之地才重新回到了大唐的統治之下,冇想到僅僅疇昔了四十年,現在隻剩下瓜州和沙州了。”
第二道聖旨則直接繞過了各藩鎮,要求各州刺史必須在六月夏季稅收交納結束前向朝廷表態,不然將被視為背叛。
“而長江以南的桂管、容管、嶺南西道和安南地區仍然墮入一片混亂當中,黔州的武泰軍節度使王建肇是從荊南逃疇昔的,他與荊南軍之間存在衝突,必定不會歸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