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兒和寶寶呢,又看踢蹴鞠去了?”王林遠見兩個孩子不在家,便將手裡拿的東西放在堂屋八仙桌上,“我給孩子們帶了些吃食。”
按著端方,春節到臨之前,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洗濯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灑掃天井,撣拂塵垢蛛網等,傳聞如答應以掃去黴運。藍怡也把被罩和床單枕套等換了下來洗濯,枕芯換了新的草藥,舊傢俱也都擦亮。
不過,二叔說藍怡家裡的兩隻母山羊二咩和三咩都懷了崽子,藍怡想著來歲開春他們又有鮮奶下肚了,不知這母牛生了小牛,是不是也能擠些牛奶來喝?
在鄉村,殺年豬是一件大事,不管哪家殺年豬都必然要把親朋老友請到家裡來吃殺豬菜。殺豬菜是用豬血,豬肝,豬大腸等,再加上豆腐,綠豆粉絲和白菜燉成的,本年村裡人都在殺豬菜裡加了酸菜,吃起來味道更好了。除了二叔家的殺豬菜,牛嫂家、趙裡正家乃至八婆二嫂家等和藍怡走動的多一些的人家都給她端了些殺豬菜過來,以是藍怡自家雖冇有殺豬,但這殺豬菜也冇少吃。
王林遠又從懷裡取出四個銀錠子:“大嫂,這是種牡丹那會兒從您這借的銀子,您收起來吧。”
如許也好,無債一身輕,二叔一家縱使吃食少了些也能過個好年了,但看來年吧。
藍怡這才反應過來為甚麼本年二嬸李氏、劉氏和陳氏除了必備的東西都冇買多少年貨,他們本來是在積累銀錢籌辦著年底還錢的。
至於牛肉就不要想了,在大周,耕牛受國度庇護,不答應擅自宰殺的。就算耕牛老得不無能活了,也要顛末專門認證才氣宰殺,普通人底子就見不到牛肉的。
藍怡一愣:“不是說好了來歲我們油坊掙了錢再還的麼?”
二叔趕著牛車到牲口市場邊買了一些合用的耕具,返來後將藍怡買的東西裝在牛車上,藍怡和劉氏兩人坐著牛車回村,二叔則怕累壞牛犢本身在中間牽著走。
如果來歲掙了銀子,她也買點都雅軟和的布料把家裡的被子套上。
“宇兒和寶寶兩個也是一樣,還是閨女好啊,乖乖呆在娘身邊,知心有聽話的。”藍怡感慨道。每次兩個孩子去曬賣場她都給他們穿上舊衣服,也規定了半個時候必須返來。宇兒是個聽話的好孩子,他也曉得弟弟還小不能在外邊多呆著,去看看也就返來了。
藍怡家的兩隻豬因為豢養的好,最後都過了二百斤,讓二叔和賣主都詫異不已。不過這生豬每斤八文,兩端豬也才賣了三貫多錢,藍怡感覺養豬的支出和收成不成反比,籌算來歲隻抓一頭,讓它在圈裡吃吃家裡的泔水剩飯,再踩踩圈坑漚肥、常日裡給家裡增加點呼嚕聲也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