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婦人姓曹,父親乃是大理寺少卿。曹氏剛及笄便和戶部侍郎李家的三少爺李明鑒訂了親,過了一年就出嫁了。李家原是這玫城縣人,每年都安排家人回籍,一是為了祭祖,二是照看下族人。本年就是李明鑒奉父親之命,攜妻回籍。曹氏從小在都城長大,向來也冇出過遠門,現在又是寒冬時節到這玫城縣來,既冇有花瞧又冇有水看,隻能偶爾出來閒逛下,以排解無聊之意。
徐鴻飛忙端著托盤將幾種盒胭脂呈上:“一看您就是大戶人家的奶奶,小的不敢拿孬的東西亂來您。您瞧這類是咱瑰馥坊最好的胭脂,我們店主一朵朵的選那色彩最正的玫瑰用潔淨的石臼一點點的舂出漿來,又拿細紗濾出汁來,加了珍珠粉、茯苓等物製成,用來上妝再素淨不過了,一盒隻需三兩銀子。奶奶,您瞧這個口脂,也是拿玫瑰香露製得,每次隻需拿簪子挑一點就充足用了,滿頰撲香,一盒也隻要三兩銀子。這款胭脂是用紫茉莉花種研碎製得,塗在麵上即津潤又不澀滯……”
寧氏聞言不由嬌嗔的瞪了他一眼:“我又不是青青阿誰小懶豬。”
――
“風趣!”曹氏拿帕子拭了拭嘴角,低頭看著青青說:“你娘倒是個雅人。”這纔看了中間站了好久的徐鴻飛一眼:“掌櫃的,把你們店裡最好的幾種胭脂拿給我瞧。”
當初寧氏想開個胭脂鋪子,一家人合計了幾日,又打發了徐鴻飛到縣城去刺探了一番,才定了下來。寧氏拿出來五百兩銀子當本錢,租了個兩層鋪麵,經心的拾掇了一番,掛上了“瑰馥坊”的牌匾。常日裡,徐鴻飛白日帶著個小伴計開門做買賣,早晨就在鋪子裡睡。寧氏在縣學不遠處租了個小院,以便照顧徐鴻達吃住。
聽徐鴻達說要去胭脂鋪,青青顧不上吃了兩口的點心:“爹,我也要去。”
“奶奶,您喝茶。”青青暴露了一個敬愛的笑容。桃枝見狀忍不住拿帕子掩嘴笑道:“這麼小小我兒說話倒利索。”
村裡頭,徐婆子雇了幾小我清算了自家田頭的舊屋子,又找了十幾個熟悉的品性好的婦人,蒸出玫瑰香露來,再按那十來樣淺顯的方劑做出胭脂來,盛在定製的小瓷瓶裡。至於那幾樣可貴的,都是寧氏本身在縣裡拿了村裡送來的玫瑰花露持續加工,加了些滋補藥物,非常可貴。
鄰居王婆子:瑰馥坊啊,抱青青女人一刻鐘,懷一個孩子,抱半個時候,能生龍鳳胎呢!
徐鴻飛還是有些怕他哥的,不敢再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