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一八五三_第六六零章 互不信任的種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聯軍決定了留待最後,民盟軍則是自襄陽與南陽兩路進發,僅僅四天時候就兵臨了信陽城下。

劉銘傳一看世人的神采,暗呼一聲不妙,趕緊岔開道:“這隻是我們雙方麵的猜想,究竟究竟如何誰也搞不清,現在已經是傍晚了,短毛最遲明天會攻打我的銘字營,如果我所料不差,他很能夠會於徹夜登上桐柏山,居高臨下開炮,共同空中攻打,若果然如此,隻怕我的銘字營守不了多久,振軒(張樹聲表字)兄與海齡(周盛波表字)兄,可有甚麼良策?”

這小我夙來有膽有識,當年敢孤身一人去見洪秀全和楊秀清,現在又如何會不發一槍拱手讓出荊襄?我有七八成掌控能夠鑒定,左宗棠暗中與短毛有了勾搭,說不定就是他與短毛聯手把俄人做掉,再勸說江忠濟叛變!

民盟軍對清庭的贓官貪吏固然是大殺特殺,對於清軍將領倒是向來不問疇昔,即便不任用,也會發些斥逐費,放回故鄉安渡餘生,這就相稱於給清軍將領供應了一個後門,有這個後門在,哪怕敗北不敵也不會死,導致了清軍在與民盟軍的戰役史中,獨一的一次死戰隻產生在上海城下,就這還是被劉麗川調撥的成果。

......

“不錯!”費爾南德也道:“我們占有長江,進退自如,就算局勢惡∨↓,勢至不成逆轉,臨時退走也來得及,固然民盟軍另有十幾艘兵艦在外海,但我敢鑒定,他不來則矣,來則全滅!”

我軍有五萬人,短毛連同幫助兵種在內,約莫是六萬五千人,在兵力方麵,我們與他根基持平,不過他的設備較著占上風,何況據前不久得來的動靜,洋人英荷艦隊六十多條船在石鐘山一帶全軍淹冇,這使得我方斷短毛荊襄與湖湘來往的打算成了泡影,而短毛能夠持續由湖南增兵前來。

再退一步說,即使俄人驕狂高傲,不聽奉勸,但是俄人被襲時左宗棠在那裡?俄人被殲以後,他又主動退出襄陽。

大帥固然在宿州佈署了近十五萬兵力,短毛則隻要第6、第八與第十一三個軍,總人數約七萬五千人,但短毛戰役力之強無可否定,我軍以兵力兩比一的上風與之比武也占不到任何便宜,隻能臨時保持著不堪不敗的局麵罷了。

左宗棠與江忠濟的叛變投敵,形同於在湘軍和淮軍中種下了一粒互不信賴的種子!

這類事不往深處想無所謂,想的越深就越是毛骨聳然,左宗棠是公認的德高望眾,江忠濟與石達開有殺兄之仇,這兩人都能叛變,另有誰不能叛變?如果真的是敗局已定,又有誰敢包管本身就必然會為鹹豐儘忠?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