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胡亂華_第三一七章 不講信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它山勢龐大,利於藏匿,在山的西麓沿河地帶及山中的溝穀是一條南北通道,馬隊可經其間來往奔突,山穀北端出口外隔黃河,向北可經狼山各山口退向陰山以北的廣袤草原,向南可西渡黃河至河套,或沿河南下避走河西,至夏季黃河封凍後,更是來往無阻,是以,由秦及漢均把這十二連城視為國之北門,蒙恬更是在山穀北端設置了兩座近似於當路塞的烽燧。

雲峰跟著讚道:“教員,諸葛門主說的在理啊!中土之患,向來來自於北方,拓跋氏雖臨時勢弱,但彆人丁浩繁,足有百萬之巨,一旦有英主呈現,結束分裂局麵,僅十餘年,必將一躍而為一龐然大物,不得不防啊!

雲峰微淺笑道:“裴公學問賅博,沉著沉著,既願往,自是再好不過,如許罷,元月十六日,孤當親為裴公於長安西門踐行,同時再帶給拓跋賀傉一句話,孤出河洛,取中原、河北,他取幷州,如能取下,可任他為幷州刺史!”

以是,蠻夷底子不識信義二字,你與他講信義,他反笑你笨拙,大王此舉,可將拓跋氏主力誘入幷州,聚而殲之,豈不堪過勞師遠征?好一個一石二鳥之計!”

而始天子在滅六國以後,開端對北方匈奴用兵,於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蒙恬北擊匈奴,占有黃河南地,將全部三郡以西歸入秦國版圖,也由此發明瞭東木根山的特彆地形。

弟子若出兵征討,耗資龐大不說,關頭還在於東木根山的地形,春秋戰國前期,秦、趙兩國接踵向北擴大,趙國自北沿陰山黃河間向西推動,於陰山下設雲中郡(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縣),並數次從北麵渡河打擊河套中樓煩與林胡,而秦國在滅掉義渠國後由南向北拓展,在雲中郡西南設立上郡與北地郡。

“末將在!”韓勇出列。來到殿心施了一禮。

“這....”譙秀目瞪口呆的望向雲峰,好半天賦回過神道:“如此施為,豈不是不講信義?斷山,你可不能意氣用事啊,不然必將為天下人不齒啊!”

雲峰叮嚀道:“待裴公出使返來。你領軍出潼關,料來洛陽已是一座空城,你暫不必理睬,儘力攻打虎牢、滎陽一線,然後攻取淮北、下邳,而孤親身領軍入幷州,與你會師於襄國!”

雲峰陰惻惻的笑道:“教員莫要焦急,弟子怎會把大好國土拱手讓人?”說著,笑容一斂。轉頭喝道:“韓勇!”

雲峰差未幾也能揣摩出裴寬的設法,裴氏是關中本地大族,固然第一個降了自已,也遭到了寵遇,但與來自於秦涼二州的白叟比擬,明顯要冷淡了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