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有著密切聯絡。夏、商、周仆從社會期間,這裡屬冀、幽二州地。春秋期間屬燕地,戰國時屬燕遼西郡地。秦、西漢時分屬遼西、遼東郡地,東漢時大部下遼東屬國。三國時屬幽州昌黎郡地,晉代屬平州昌黎郡地。隋代時西部下柳城(目前陽)郡地,東部下燕郡地。唐朝初屬營州(目前陽)總管府轄,後屬安東都護府轄,廢府後歸平盧節度使轄。遼代分屬中京道和東京道轄。公元911-92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以漢俘建錦州”,錦州之名始於此時。金代改遼道製爲路製,當時屬北京路轄,元朝分屬大寧路和廣寧府路轄。明朝建軍衛製,下設衛所,當時置廣寧衛,廣寧前、後、左、右、中(今錦州)屯衛,以及義州衛、寧遠衛,先屬遼東都批示使司,後屬遼東巡撫轄。清康熙元年並廣寧中、左、右、三屯衛為錦縣;康熙三年設廣寧府,不久撤消;康熙四年設錦川府。中華民國建立後廢府設縣,當時各縣屬奉天省遼瀋道轄;1928年拔除道製,1929年省改名遼寧,當時各縣直隸遼寧省:1931年“九amp;#8226;一八”事情後,各縣皆屬偽奉大省;1934年設錦州省,統領各縣;1937年口偽政權實施市製,始設錦州市,中縣分治,偽省、市、縣公署皆駐錦州。抗日戰役勝利後,gcd曾一度建立遼西專員公署和錦州市當局。1948年10月錦州束縛後,屬熱河省熱東專署轄,1949年1月建立遼西省,省當局駐錦州;1954年8月遼東遼西省歸併為遼寧省,錦州市為省轄市,今後兩次建立錦州專區,1968年專區撤消後實施市帶領縣體製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