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南會戰遺址由“桂南會戰檢驗會舊址”和“護蔣洞”遺址構成。“桂南會戰檢驗會舊址”位於柳州市南郊龍潭病院南大門折向北麵100多米處,是一座兩層磚混佈局西式修建(時為廣西農林嘗試場的彆墅),為當年蔣介石主持“桂南會戰檢驗會”的臨時住處。“護蔣洞”遺址是“桂南會戰檢驗會舊址”前麵約150米處的一個山洞(現在在廣西血液中間院內),洞口高約10米,洞深10多米。初洞有高低兩層,1993年,廣西血液中間為存放酒精和其他化學藥品,打通了中間的隔層,並鑿寬了洞壁,在洞內建起了兩層樓房。
部屬第5師團:師團長中村明人中將
扶桑級:扶桑號、山城號
1939年11月,日本侵犯軍第21軍司令官安藤利吉為截斷中國廣西與越南的國際交通線,斥地水兵航空兵對滇越鐵路(昆明至河內鐵路)、滇緬公路作戰基地,批示第5師團和台灣混成旅團共3萬餘人,在水兵幫部下,於15日在欽州灣登岸,衝破中國守軍防備陣地,中日桂南會戰開端。24日,日軍攻占南寧。隨後,日軍以一部南下攻占龍州及鎮南關;另一部北上攻占岑嶺隘、崑崙關。中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為光複南寧,規複桂越國際交通線,批示第四戰區主力分三路反攻南寧:北路軍為第38個人軍共4個師,從思隴向崑崙關打擊;東路軍為第26個人軍共4個師,襲擾邕江南岸日軍吸粉碎邕欽路,禁止日軍聲援;西路軍為第16個人軍共4個師,向岑嶺隘打擊,並阻擊南寧出援之日軍;預備隊為第99軍(欠1個師)。12月18日,北路軍向崑崙關建議總攻。第5軍軍長杜聿明以名譽第1師從崑崙關正麵建議總攻,以新編第22師向五塘、六塘進犯,迂迴崑崙關側後,19日,西路軍向岑嶺隘、四塘、新圩、吳圩等地打擊;東路軍向欽州、小董、大塘等地進犯,以共同北路軍作戰。北路軍戰至31日,毀滅日軍4000餘人,光複崑崙關。1940年1月上旬,日軍由粵北抽調第18師團和近衛混成旅團聲援桂南,28日建議打擊,至2月3日,前後攻占賓陽、崑崙關,隨後收縮兵力於南寧四周。中國軍隊建議反擊,於2月14日再次奪回崑崙關,並進至五塘等地。日軍恪守南寧核心,在四塘、岑嶺隘、蒲廟之線與中國軍隊構成對峙,會戰亦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