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軍政部
侍從室的構造,除原已建立的各處、組外,1938年在武漢又建立了第六組,附屬第二處,同時也受第一處帶領,綜理統統特工構造的諜報停業,派唐縱任組長。
1938年1月17日為適應抗戰的需求,軍事參議院由直隸於gm當局改成隸隸於軍事委員會,為軍事研討及建議構造.
調劑後的軍事委員會設參謀總長、副參謀總長.原參謀本部和原大本營第一部歸併為軍令部,專掌軍令。參謀總長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之幕僚長,指導軍事委員會所屬各部、會、廳.襄助委員好處理軍事委員會統統停業。
軍事委員會顛末此次改組、機構根基牢固下來,而後除增加或擴編一些新的機構外,直到抗日戰役結束,冇有多大竄改.
第一部該部於1937年8月20日建立.掌作戰。大本營第一號訓令規定該部直接指導火線勤務部.任命黃紹竑為部長.11月13日部長易徐永昌,王俊、張定璠前後於9月11日和11月18日任副部長.12月27日任命王鴻韶為該部辦公廳主任,1938年1月該部和參謀本部歸併編成軍令部
1937年7月抗日戰役發作,9月8日軍事委員會為整肅軍紀,組建軍法履行總監部,特派唐生智為總監;9月16日派穀正倫、王懋功為副監。
育、衛生2個科及統計室。1937年9月張建調任軍醫黌舍教誨長,胡蘭生接任署長。
3、大本營所屬各部
7、政治部
軍需署署長周駿彥,所屬各司根基冇有竄改。
權軍事委員會對黨政軍實施同一批示.8月20日,《大本營國軍作戰指導打算訓令》曾擬議建立大本營,率領陸海空軍及指導全民抗戰.以下建立第一至第六部及火線勤務、辦理、衛生勤務等各部,作為辦事機構。8月30日蔣介石決定,以軍事委員會為抗戰最高統帥部,不另設大本營,原大本營所屬第一至第六部及辦理部歸軍事委員會統轄。9月8日為整肅軍隊又建立軍法履行總監部。設立國度總動員設想委員會,蔣介石兼主任。9月17日gmd中心常務委員集會決定,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利用陸海空軍最高率領之權,並受權軍事委員會對於黨政實施同一批示。在其之下,又接踵設立農產調劑委員會,以周作民為主任委員;工礦調劑委員會,以翁文灝為主任委員;貿易調劑委員會,以盧作孚為主任委員。11月又在3個委員會之下設立水陸運輸結合辦事處。是年11月26日gmd中心常務委員會集會通過《非常期間黨政機構調劑及職員分散體例》,此中關於軍事委員會的有:中心黨部之構造、鼓吹、練習3個部暫歸軍事委員會批示,其職掌與總動員委員會有乾係者,歸併國度總動員設想委員會辦理.貿易調劑委員會改隸行政院財務部,禁菸委員會改隸行政院內政部。所建6個部有的歸併,有的打消,並由參謀總長訂定軍事委員會其他單位機構調劑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