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之抗日獵人_奉係軍閥(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東北易幟,不但外受日本禁止,奉軍內部也不分歧。老派的張作相,新派的楊宇霆等,都擔憂易幟後,日本會停止武力乾與;奉軍也會受南京當局兼併,落空自主職位。張學良苦口婆心,曉以大義,獲得內部的分歧。

12月26日,張學良陪送蔣介石到了南京後,就被蔣介石截留囚禁。在迫不得已的環境下,他給蔣寫了“請罪書”,說:“學良生性莽撞粗暴,而形成此次違背規律大罪。茲靦顏隨節來京,是乃至誠願領鈞座之懲罰,處以應得之罪,振紀綱,警將來,凡無益於吾國者,學良萬死不辭。乞鈞座不必念及私交,有所顧慮也。”

日本帝國主義本來詭計乘皇姑屯事件後的混亂之機,打劫東北更多好處,誰料張學良竟能安靜無事地持續大業,穩定局勢。日本見無機可乘,便竄改伎倆,勾引張學良在東北建立一個獨立的政權,與南京當局對抗,但遭到張學良的決然回絕。張學良派出王樹翰、邢士廉、徐燕謀為代表與蔣方聯絡,因而南京和瀋陽之間信使來往。日本力求禁止中國南北同一,乾與東北易幟,派出原駐華公使林權助赴瀋陽向張學良施加壓力,聲言“如東三省鄙棄日本警告,率行易幟,日本將采納自在行動。”張學良義正詞嚴加以駁斥,不管日本威脅利誘,均未擺盪他易幟和同一的決計。

1928年10月,張學良代表邢士廉第三次赴寧,終究與南京方麵達成四點和談:(一)東北設邊防司令長官公署,以張學良為司令長官,張作相、萬福麟為副司令長官。(二)設置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人選須經中心同意。(三)東三省及熱河省委員人選,由張學良保舉,中心明令任命。(四)易幟不能待至民國十八年除夕,應提早數日辦理。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與張作相、萬福麟聯名通電,宣佈從命南京gm當局,東三省、熱河省同時“改旗易幟”,即將疇當年東北吊掛的五色旗打消,改懸南京gm當局的彼蒼白日旗。12月30日,南京當局任命張學良為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張作相、萬福麟為副司令長官。奉軍改編為東北邊防軍,簡稱東北軍。翟文選、張作相、常蔭槐、湯玉麟彆離出任奉天、吉林、黑龍江、熱河省當局主席。不久,將奉天省改稱遼寧省,省會奉天改稱瀋陽,天下呈現了同一的局麵。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