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哪位有本事的人曾經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兵士不是好兵士,不想一統天下的曹操不是好丞相。連一個做賣墨客意的都曉得將市場從江東拓寬到許都,仿若斥地新航道的帆海家,何況曹操如許有抱負、有抱負的豪傑,仿若欲攬明月的逐夢者。
彼時,曹操家三公子曹植率先光顧了那書商,一擲令媛,將老轅所著之書購得全套,此中包括《後宅儲存寶典 一百零一 條》《如何讓夫君對我欲罷不能》《霸道蜜斯與我》《阿姆的跌宕人生》《沖弱上學記》等等,真可謂卷帙浩繁,應有儘有。
曹操曉得,阿誰寫《洛神記》的鎮江老轅本人冇有來許都,但他的售貨商已經帶著他的很多作品來許都賣書了,傳聞售賣環境還能夠,仿若春日裡的輕風,帶著清爽與微弱逐步地來了。
曹操為此表裡交困,焦頭爛額。對外,烏桓以北的漠北之地,袁紹那兩個漏網之魚般的兒子尚在負隅頑抗,如芒在背;對內,自家這兩個兒子各有所長,卻又各有短板,究竟該選誰為世子,始終繚繞心頭,難以決定。
三子曹植全然不知父親這諸多考量,一頭紮進了鎮江老轅所著冊本的天下,如癡如醉。曹操憶起《洛神記》中老轅的文筆,隻覺不過是閒暇消遣之作,看過便罷,好似驚鴻一瞥的才子,賞心好看卻無需窮究平生。
待翻至《沖弱上學記》,甄宓仿若置身於一片新大陸,看到宗室後輩與孩童們齊聚一堂,受各方鴻儒悉心教誨,日日朗讀典範、揮毫潑墨、習練技藝,相伴生長。其間交叉的各家父母育兒小故事,更是讓甄宓看得如癡如醉,心馳神馳。
見三弟曹植如此,二哥曹丕縱使心中不屑,亦不甘逞強。他深知,毫不能對合作敵手的愛好一無所知,必須洞悉其一舉一動、所思所想。因而,曹丕也將老轅的書買了全套。可隨便翻看兩頁後,便覺興味索然。在他眼中,皆是些閨閣後代的嚕囌情事,一個女子,特彆是老嫗的運氣起伏,又何足掛齒?當今天下,豪傑逐鹿,烽火連天,朝堂之上風雲變幻,疆場之上熱血廝殺,這纔是男人的六合,是決定乾坤的舞台。
可曹植卻動了真情,自《洛神記》肇端,他便牢服膺住了鎮江老轅之名,書中晁公子與賈女人那段淒美動聽、飽含運氣憂思的故事,更是令他幾次咂摸,難以健忘。是以,當書商攜著老轅的書冊踏入許都,曹植毫不躊躇,豪放解囊,將諸多佳作儘數購回,歸家後便閉門研讀,沉浸此中。